北京医护人员阳性暴增,感染高峰已来临!这些消息,你一定要知道





这两天,张靓颖因一个神操作,被骂上热搜。


16日,张靓颖更新微博。


大意是,跨年演出在即,为了不影响工作,自己决定提前感染。然后去探望了好几个阳。


一切出乎意料的顺利。阳了,发烧,头晕,一天过去,药还没吃,什么症状都没了。



这条微博引起一些网友不满。


他们指责张靓颖,国家都在倡导“早感染不如晚感染”,你怎么还故意感染呢?还好意思说出来?


很快,张靓颖就把这段微博删了。


当天深夜,她发文道歉,说了一段政治非常正确的话。



其实在我看来,张靓颖这番操作本身并无过分之处。


跨年演出对于一名歌手事业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提前感染,于情于理,都说得通。


如果非要说个不是,那确实不应该在微博说出来。


疫情刚放开,科学尚未普及,这可能会让一些人产生误解。


张靓颖这样做,有其特殊原因。


但对于多数人来说,如不是短时间内有重大急事要处理,还是不要效仿为好。


早阳未必早自由,也可能是早受罪,而且,是不必要的罪。





北京感染高峰已经来临。


北京某三甲医院医院说:


自己所在的科室已经有70%工作人员感染新冠。两天前自己也感染了,浑身酸痛,但还是不得不坚持上岗。



在北京,患者到发热门诊排队需要6小时。医疗无比紧张。


医护人员大面积感染,人手奇缺。如不是症状严重,很多人都是带病上班。


可能你会问,这个跟早阳晚阳有什么关系?


因为争取晚阳,其实就是把这个感染峰值拉长。


医疗系统受到的冲击相对减弱。


医护人员压力减小,那些症状严重的患者也能获得更好的治疗。



争取晚阳,站在个人角度来讲,也有益处。


第一,错过高峰,看病方便。


虽然绝大部分年轻人都不需要去医院。


但问题是,谁家里没个老人或小孩呢?


自己感染了就可能会传染给老人小孩。万一他们症状严重,需要去医院,这就非常棘手。


这是一个后台读者分享的求诊经历。几多坎坷。



为应对感染高峰冲击,全国各地都在强化医疗保障。


医院增设床位。


方舱改建成新冠定点。


甚至有些地方,连核酸站点都改建成临时发热诊疗站。


所以,时间越往后走,感染者也会相对能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



第二,越往后,症状可能越轻。


香港某院呼吸科医生梁子超说:小剂量吸入的病毒,过了些时间,已经没有活性。它也许有可能会刺激我们免疫系统,让我们没有明显的病症。



钟南山也公开发言:时间越拖到后面,症状可能会越来越轻,无症状比例也会更多。



这样来看,晚点感染确实既利于国家,也利于个人。





很多大城市都陆续到达第一波高峰。


除了发热门诊看病难,买不到药也成了一个问题。


为此,有很多地方官媒呼吁“药品共享”。



澎湃新闻昨天报道了一起感人事迹。


12月13日深夜,北京市民高先生在居民群紧急求助。


他说,自己妻子怀有身孕,发烧到39.6,很担心高烧久了对胎儿造成影响。可现在跑遍全城都买不到泰诺林......


消息一发,立即得到回应。


有社群邻居说:“我家正好有,虽然不住在牛街,但也可以给你送过去。”


没一会,陌生人把药品送达。


高先生妻子转危为安。


江苏苏州官媒也发布号召,呼吁药品共享,邻里互助。


有地方甚至设置“居民互助用药处”。


居民自发捐药、取药,共克时艰。



我觉得这种邻里互助氛围就非常值得称赞。


有些人危机意识强,有囤药的习惯。


可问题是,药毕竟不是益生菌,吃得越多越好。


比方说,一盒布洛芬有两板,24粒。


以说明书上的安全剂量来吃,一天两粒,足够你吃12天。


可问题是,谁阳了会烧这么久?就算长时间发烧不退,你也会去医院,也不是一直窝在家吃退烧药。


更何况,有些人不是囤了一盒退烧药,而是好几盒。自己几乎不可能用完。


虽然说劝人慷慨不太好。


但还是希望,这关键时刻,大家都能多点爱心。如看见身边人需要帮忙,力所能及,能帮就帮。


对了,我这周也阳了,目前已经恢复差不多。


手上还剩4颗布洛芬。


如果有读者非常急需布洛芬退烧,也恰好在广州,可以在文末给我留言。





昨天我有分享自己阳了的经历。


简而言之,过程很痛苦,但两天后就有大幅好转。


这时有读者说,因为你感染的是广州病毒,要是感染北方的就没这么幸运了。


南方病毒弱,北方病毒强。


这是最近网上很流行的一个说法。


但钟南山对此解释是:


南方流行的是BA.5.2,北方流行的是它的突变株BF.7。


总体来看,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



当然,专家说是没有本质区别。


也许一些次要区别,会导致南北方在症状反应程度、持续时间上有些差异。


但我不是专业人士,这方面就不多说。


想感染后恢复快,提升免疫力必不可少。


怎么提升,其实也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办法。


合理运动。

规律睡眠。

多补充优质蛋白。

多补充维生素。


不过,想要身体好,有个重要因素反而常被大家遗忘。那就是,心情


早有研究表明,长期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会加速白血球细胞的死亡,从而导致免疫下降。


而心情好坏,很多时候又取决于心态。


有些人对负面新闻非常敏感,总觉得热搜上那些极端个案,随时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有些人也经常关注时事。


但他们理性意识会告诉自己,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把微小概率事件当做普遍现象,无异于自寻烦恼。


防疫结束了,但新的考验刚刚开始。


希望大家都做好防护,少点焦虑,多点笑容,一起共渡难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