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害怕死亡?

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人生大事》讲述了死亡乃人生大事,我觉得人生大事,唯有生与死两件大事,任何事情在生死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如果有人问我,生意味着什么,我会说生意味着死,从出生那刻起,就意味着死亡也是伴随而来,生的每一天都意味着与死亡的距离在拉近。

正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言: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历史英雄尚且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更何况我等普通人。又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因为人从生至死的人生是如此的短暂,不由得羡慕长江之水无穷无尽。

虽然人生也充满未知,但在生活过程中我们能够真实感受到生的存在,并且对于人生有一定的掌控性。但人总对死亡充满恐惧感,而恐惧感来源于对死亡的未知,还有人对于死亡无法掌控。

而且人们总是对死深感忌讳,这或许是人无法接受死亡的一种逃避心态。但对死后的葬礼之事如此看重。关于生与死的讨论数千年来无数的智者都有过论述。

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又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再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关于生与死的观点,我认为上述三句话比较有代表性。首先人应当知道什么是生,才知道什么是死。再者孔子所说的道就是其推崇的仁义礼智信,不管生还是死均应事之以礼。如果人生在世能够努力去实现仁义礼智信,那么你就知道了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对于死亡的态度也不会再是恐惧感,而是坦然接受并面对死亡。对于我们现代社会而言,借鉴的意义在于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庄子关于生与死的观点,继承了老子道家学派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庄子·知北游》云:“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

《庄子·杂篇·列御寇》云:“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

庄子注重个体生命的价值必然涉及生与死,确实庄子关于生与死的论述是其著作永恒的话题。本文开篇关于生与死的表达似乎和庄子的生死观点一致。庄子认为生即是死,死即是生,无所谓生死,这样更符合自然,因为生与死只是一种自然规律。

而且庄子对于死后葬礼之事认为一切从简即可,无需过多的繁杂礼节,因为这不符合自然变化之法则。即反对厚葬之风。所以,对于庄子的生死观,是一种豁达、超然的论述,需要开悟人生,达到忘吾之状态。

孔子、庄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圣人,其智慧之光至今影响着我们每位炎黄子孙。那么,如果让我选出最敬佩的哲学家,我可能会选择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灵魂只是寄居在肉体之中,肉体的消亡只是让灵魂从肉体中分离出来,而且人的灵魂高于肉体,只是因为我们的肉体被感官所误导,导致我们产生假象而已。苏格拉底不仅在理论上对生与死的坦然接受与面对,而且他也以自身的实际行为向世人展现了他对生与死的态度。

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我去死,你们去活,哪条路更好,只有上帝知晓。苏格拉底本来可以在其朋友的帮助下逃脱罪罚,但被他拒绝了。其临终遗言:克利托,我还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公鸡,你能记得帮我把这个债还了吗?这就是苏格拉底最终的结局,他最终为真理而奔赴死亡。如果按照苏格拉底的思想就是:那些真正献身哲学的人所学的无非是赴死和死亡。

至今,物质生活高度丰富,人的平均寿命也相应的延长了。我们对生的意义更加无知和对死亡的恐惧感仍在继续。如果我们能够在古人智慧之光的照耀下,去追寻圣人的思想足迹,或许我们在面对亲人的自然老去之时不会显得那么悲伤和难过。





注:本文因姥姥去世所感而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