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些作品不再被称“世界音乐”,它们才真正走向了世界

在近期的内容中,我们提到了很多种世界各地不同的音乐风格。

比如诞生于牙买加、如今在欧美备受欢迎的斯卡和雷鬼;比如赵丽蓉老师也能get到其精髓的探戈音乐;再比如73岁才获得“最佳新人奖“的古巴歌手易卜拉欣·费雷尔一生热爱的“波莱罗音乐”。

这些音乐风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诞生于欧美之外的“非主流”文化地区;而如果用一个词汇来概括这些音乐风格,它们大概可以被统称为“世界音乐”。

人们通常用“神秘”、“原生态“等词汇来形容世界音乐,也有很多人认为世界音乐很难听懂、曲高和寡。

真的是这样吗?今天的#造乐神兽#专栏,我们就来走近这一神秘又充满诱惑力的音乐类型。


01 什么是“世界音乐”?


世界音乐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德国。

一些现代音乐家听腻了欧洲本地流行的音乐,想听到更多主流以外的声音。

因此跑到了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地,采风收集民间乐曲,并以此为素材,用西方音乐的手法、形式创作,大量融入现代音乐的和声手法,创造出一种融合了各民族不同特色的全新音乐——这时虽然还没有“世界音乐”的说法,但其雏型已然形成。

因此,世界音乐并非字面意义上大家所理解的“世界的音乐“,而是一个音乐分类上的专有名词。

二战之后,美国流行音乐占据主流音乐市场的同时,融入了各地民族特色的音乐也迅速崛起并流传开来。人们渐渐发现,单单用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分类已经无法完整概括这些丰富多彩的音乐类型。

1960年代,美国民族音乐学家罗伯特·布朗首次提出了“世界音乐”的概念,将欧美以外的其他民族音乐涵盖其中。他曾以“世界音乐”的名义,邀请一批非洲和亚洲的音乐家到美国演出。

1987年,国际流行音乐唱片会议上,众唱片公司也注意到,越来越多来自非洲、印度、日本、中国等西方国家眼里的“少数民族”唱片既不能划归为流行音乐,又无法归位普遍意义上的古典音乐,正式提出以“世界音乐”为新的唱片分类,进行推广营销。

从此,世界音乐的说法开始被西方媒体广泛使用。1992年,格莱美开始颁发“世界音乐”的相关奖项,这个概念也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认知和沿用。

而世界音乐也正式被定义为:西方音乐体系之外,第三世界的民族音乐及民族化流行音乐。

从这个角度来讲,诞生于拉丁美洲的雷鬼、探戈、桑巴等音乐都属于世界音乐的范畴。但是随着它们在欧美社会的广泛流行,人们似乎逐渐忽略了其“少数性“,如今提到世界音乐,人们更容易联想到的是那些没有成为主流的、很少被人听到的世界各地民族音乐。


02 世界音乐的本质是融合


尽管世界音乐的概念诞生仅有几十年的时间,但音乐家们对各地民族音乐的探索却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

早在1905年,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便开始着手收集匈牙利民歌,并将这些元素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呈现出不同于其他作曲家风格的作品。

上世纪60年代,红极一时的披头士乐队也被印度的民族音乐吸引,他们不仅将印度西塔琴大师拉维·香卡带到美国,在众多嬉皮士青年面前演奏印度音乐,更是将印度音乐元素融入到创作中,为作品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而同一时期的滚石乐队吉他手布莱恩·琼斯,则制作了摩洛哥村庄乐师们的仪式音乐唱片,这张唱片后来被研究者们称为是历史上第一张“世界音乐”唱片。

1986年,美国歌手保罗·西蒙发布了专辑《雅园》。在这张专辑中,包含了大量的非洲音乐元素,他邀请了南非的流亡艺人完成了一部分新歌,原汁原味的非洲和声让整张专辑充满原生态的美感。最终,这张专辑斩获了多项格莱美奖项。

电子音乐兴起后,更多音乐人尝试将世界各地民族音乐融入到流行音乐中,比如爱尔兰女歌手恩雅的音乐中就含有大量的爱尔兰凯尔特人的传统音乐;英格玛乐队曾在唱片中融入了中国台湾阿美人民谣。

如今,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和乐队醉心于本民族音乐的探索与传承,向全世界展示民族音乐中那古老而迷人的力量。

他们要么致力于原生态民族音乐的创作,带给人们原汁原味、醇厚质朴的音乐;要么将民族特色与流行音乐结合,让更多的人在流行中感受原生态的洗礼。

来自图瓦的民族音乐人Choduraa Tumat从小在图瓦音乐的浸润中长大,她致力于演奏图瓦传统乐器——四胡,同时还以琴伴奏唱呼麦,打破了图瓦女性不唱呼麦的传统。

Tinariwen是一支来自马里共和国的乐队,乐队以电吉他为主,非洲传统乐器为辅,演奏非洲传统音乐的同时,融合了布鲁斯、民谣等风格,并伴以部落传统的人声合唱。这支乐队在探索世界音乐风格的同时,也在维护着部落千年文化与传统,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生活着。

当然,在中国也不乏世界音乐风格的乐队。比如将民族风格与摇滚融合在一起的杭盖乐队。

再比如演绎原汁原味侗族大歌的黎平侗族大歌歌队。

这些融合了民族古老智慧的音乐,在时间的洗礼下愈加醇厚、甘甜,为我们的耳朵带来不一样的刺激与感悟。

而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世界音乐说到底,是通过与流行音乐等元素的融合,对各地原生态民族音乐的发扬与创新,让这些古老的音乐在新的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


03 正在“消失“的世界音乐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尽管流行了几十年,近些年来,关于“世界音乐”的称呼与说法正在减少。

包括格莱美在内的多项音乐大奖在颁奖时,已经将“World Music”一词弃用,并将原来的Best World Music Album(最佳世界音乐专辑)改名为Best Global Music Album(最佳全球音乐专辑)

“世界音乐”一词为什么遭弃用?

从前面我们为大家介绍这一词汇的诞生历史时,大家应该能看出来,“世界音乐”将欧美主流音乐排除在外,显然是站在西方角度上对世界其他各地音乐的概括。

它与音乐形态、类型无关,仅仅与地理位置有关——欧美之外任意地区的音乐,就被叫做世界音乐。

在不少音乐人看来,这样的归类与定义,饱含着西方人高高在上的傲慢。

美国摇滚音乐家大卫·拜恩就是“世界音乐”这一称呼的强烈反对者,早在20多年前,他就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抨击过这个词汇。

在他看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种类,每一种音乐都有自己独特的美,而这些音乐占据了这个星球上的99%,不能因为西方人的不了解,就笼统地称之为“世界音乐”。

如今,随着全球性文化的崛起,不同的地区、国家、民族都在发扬并创造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并渐渐对外界产生影响。

比如我们的“邻居”日本和韩国的流行音乐正在不断壮大,在世界上有了更多的存在感与话语权——我们正逐步来到有实力就能被听到、被看到的时代。

“世界音乐”的概念或许正在消失,但毋庸置疑,越来越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将有更多的机会被全世界听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