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邂逅心理学,在观影中体验极致人生

小津安二郎曾说,“我相信电影和人生意义一样,都是靠余味定输赢的。”


当房间或影院里的光线暗下来,你或者我进入光怪陆离的荧幕世界时,我们每个人看到的、想到的、悟到的都不一样。


带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世界观去观影,如果加一点心理学,从影片中跳脱出来,又会有什么不一样?


魏知超创作的《24帧心理密码 电影中的心理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看荧幕内外的人和事,在诸多心理样态中探索电影奥秘。


01拍电影的人:从半生少年到精神变态


王家卫的镜头下,喜欢描摹求而不得的美好,无论是《阿飞正传》中旭仔对苏丽珍和舞女露露的纠缠与抛弃,还是《重庆森林》中阿菲对警察663的进攻与退缩……

普通人或者屈从这样的围城效应,或者奋起反抗,但是王家卫却是异类,他索性在自己的作品中享受得不到的骚动。


而陈凯歌导演则在诸多电影作品中表达了受伤少年的心碎与幻灭,这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陈导作品被人誉为“半部好片”,《妖猫传》中前半部的节奏可谓出色,悬疑探案故事讲得十分生动,可是进入后半部,导演就开始沉浸在受伤少年舔舐伤口的状态中无法自拔。


不管他是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还是在拍摄作品中容易陷入类似的状态,少年的伤痛不应被嘲笑。


周迅曾评价“徐克导演心底里其实还是个小孩子”,所以他的作品中不乏怪兽的身影,而他作品中的女性极美却不容易令人产生生理上的冲动,这似乎是前青春期小男孩的视角中,那些姐姐和阿姨独特的美。

而拍出《人皮客栈》的导演伊莱·罗斯则被脑神经科学家詹姆斯·法隆判定为半精神变态,他对消极事件的共情反应不同于常人,拍摄诸多血腥暴力电影更像是一种针对自己所做的暴露疗法——因为害怕蜘蛛,而主动接近蜘蛛,从而让自己克服恐惧。

魏知超的笔下,这些大名鼎鼎的导演退却笼罩周身的光环,剥离他们光鲜的外在,透过一部部作品的深度分析与独特总结,似乎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

作品无论伟大或者失败,都是导演的某种内在折射,而我们在其中可以收获的也不止是简单的故事,还有探索中对自我的反思与审视。


02 电影中的人:从光怪陆离到人性深处

心理治疗师到底是强大的存在还是脆弱的代名词?人们遇到困难和痛苦,会去寻求他们的帮助,那他们又会找谁疗愈自己的伤痛呢?

推理探案类型的悬疑片中,心理治疗师居然常常成为真正的变态杀手,是不是感觉匪夷所思?

魏志超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心理治疗师之所以受到悬疑片的青睐,的确有现实层面的数据支持。

遭受痛苦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到心理健康领域从业,而这份职业本身也很容易带来暴力攻击、情感打击,这份看似阳光的职业却也因为凝视深渊一般的风险带来许多身心的极端挑战。

而小丑到底是谁、来自哪里,为什么要说谎骗人,也许影片中并没有给出答案。

电影中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在人生百态中似乎让自己多活了许多世,在不同的角色和情境中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而不拘泥于一个肉身带来的局限。



03看电影的人:提高智商、应对困境

情商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共情能力的高低,而观看纯文学类小说以及与此相关的电影,能够明显提升观看者的同理心。

除此之外,复杂的剧情、含蓄的表现手法如《绝命毒师》等作品,按照美国科学作家斯蒂芬·约翰逊的观点,会帮助把观众的头脑训练得越来越灵活。

如果你恰好是一个末日电影爱好者,那么恭喜你,你会比普通人更能在新冠带来的困境中保持心理健康水平。



《24帧心理密码 电影中的心理学》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奇书,它让我们穿越屏幕在电影与现实中搭建一个全新的桥梁,用心理学视角去读懂人物、审视作品,也让我们借由故事的疗愈遇见更好的自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