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纯自曝吃药控制情绪,揭露了3.5亿成年人的隐痛

点击查看马思纯影视混剪

他们不是想死

而是在渴望爱

作者 / 卡卡辛

来源 / 小十点

ID / sdikid

“他们觉得我没事,

只有我知道自己病了”

马思纯这几次上热搜都让人太心疼了。

前几天,在最新一期的《看我的生活》中,她自曝3天胖了8斤。

对于一个女演员来说,这可以说是致命的。

在所有人感到诧异时,她缓缓说出了原因:

“由于患有焦虑症, 情绪不稳定,她必须靠吃药来控制。”

而情绪最严重时,身体会变得僵硬,腿会很软。

从床走到房门口都走不过去,感觉非常无助,还不停地气喘,眼睛看不见。

说完这些, 她勉强地笑了一下:

“所以我觉得胖跟这个比起来,还是胖比较好。”

在我们印象中的马思纯还是那个青春美好,爱笑乐观的“金马影后”,实在很难让人把她与焦虑症联系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突然听说,身边认识的人患上了焦虑症或者抑郁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全球已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而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他们明明表面看起来那么正常,会积极上班,也不会拒绝社交,连笑起来都好像和其他人一样开心。

然而, 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他人生活中的舒适面,却忽视了他们背后的痛苦,以及过往经历所带来的伤害。

就像看似被光环所笼罩的马思纯,却有过一段被校园霸凌的痛苦经历:

上初中时的她因为胖,被同学当众嘲笑,自己寄给老家朋友的信被当众读出,引来一片调侃之声;喝剩的可乐里,被人恶意地放了抹布水,粉笔灰和拖把水。。。十几岁的女孩,被孤立,被欺负,没有人来伸一把援手,甚至是父母在得知后,也选择息事宁人。

这段被霸凌的经历,多年后她可以平静地说出来,但是那种自卑,孤立无援的感受却永远无法消失。

在知乎关于抑郁症的回答里面,有人说:

“没人觉得我病了,他们只是觉得我想太多了。”

一个患上情绪病的人, 也许表面上若无其事,内心可能每一秒钟都在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我们看起来非常简单平常的事情,对他们都会变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把孩子推向深渊的

正是你的熟视无睹

看过一组数据, 在我国,每年大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因抑郁症而自杀的有近20万人。

而另一组数据更加让人心惊:

“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发病率约为4.8%~22.8%。”

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

小孩子的抑郁,往往被打上青春期矫情的标签,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群体。

如果说与成人的抑郁有什么不同,那么 知乎网友 @斐子桑 说出了真相:

“成年人可以去看心理医生,想去就可以去。青少年想去就医,可能还要被家长骂‘你就是矫情’……”

由于青少年抑郁症表现并不典型,常常以较多的行为问题来表现出症状。

所以父母很容易把这些行为理解为青春期的叛逆。

最近,浙江省一名初中男孩因为网瘾,被妈妈带进医院的精神科。

从妈妈的讲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每天回家抱着手机打游戏,把自己关在屋里,拒绝和任何人交流的网瘾少年。

然而, 在医生与男孩交流过后,网瘾少年却被诊断为抑郁症。

所谓游戏成瘾,其实是用游戏掩盖他的痛苦。

在游戏的世界里,他仍然得不到所谓的快乐。

患上抑郁症的孩子,他们不敢大声呼救,不敢放声哭泣,只能像这个男孩一样,躲在自己的世界里舔舐自己的伤口。

父母的忽视与不理解,往往是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离死亡这么近

你却说我是矫情

最容易被忽视,被指责矫情的一个群体,又何止是孩子。

有多少女性刚刚走过生门, 却又踏入了产后抑郁的深渊。

“不就带个孩子而已吗,谁没生过?”

“在家歇着都抑郁,你就是闲的。”

似乎女性一旦被贴上母亲的标签,她自身的很多权益便不被重视了。

有调查数据显示:

“60%到80%的女性,在孕期和产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其中接近20%会发展为临床抑郁症,自杀死亡率高达15%-30%。”

生产后的女性,要经历一个从生理到心理变化的过程。

有的女性会经历生产后的伤口愈合,乳腺堵塞,甚至会出现漏尿,子宫脱垂等难以言说的痛。

这些生理上的痛苦,直接导致了情绪的不稳定。

尴尬,委屈,愧疚,所有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足以击垮一个妈妈。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视频,镜头里的老婆对老公诉说自己产后的抑郁状态,她的不开心、情绪失控在老公眼里却变成了:

“你就是小题大做,太矫情了,哪是什么抑郁啊!”

本该是呵护支持自己的亲人,此时用最扎心的话扎进了那些有抑郁症的妈妈心里。

而很多崩溃,也是因为一件件小事,而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前不久,长沙那位30岁的二胎妈妈带着宝宝从19楼一跃而下。

本该是儿女双全的幸福一家,就因为产后抑郁而走上不归路,迈出那一步时的她,到底该有多么的绝望。

“我早已病入膏肓,却被指责无理取闹。

那么,是不是只有我去死,你们才能知道我有多痛苦?”

抑郁这件事,是情绪生了病,每个人都可能会生一场情绪的感冒。

而让她们走向光明还是黑暗,则由我们这些旁观者决定。

他们不是想死

而是在渴望爱

史铁生曾在《务虚笔记》里说过:

一个真正想死的人,不会再计较人们说什么。一个拿死说来说去的人,以我的经验来看,并不是真的想死,而是......还在渴望爱。

只要得到适当的照顾和坚定的支持,大部分人是可以慢慢走出困境的。

1、正视抑郁症这件事实,不臆断或是批评他们

很多父母在得知孩子患上抑郁症时,第一反应是拒绝承认这件事,要么是觉得丢人,要么是觉得这是孩子不想好好学习的借口。

就像很多孩子也不愿意告诉父母自己患病的事实一样,害怕指责,害怕身边人的嘲笑。

其实原因都是对抑郁症本身的妖魔化。

此时的父母要做的,除了带孩子就医接受正规治疗之外,最重要的是告诉孩子抑郁症没什么丢人的。

它只是心理问题的一类,只要接受正规咨询和治疗,是完全可以恢复很健康的心理状态的。

2、立场坚定地表达“我支持你”

知乎上有一位妈妈说,自己产后两个月,因为公婆重男轻女,她患上了抑郁症。

每每公婆对此旁敲侧击让他们生二胎时, 老公则冲到前面替她挡下一切。

有一次,婆婆说通过试管选择性别,老公直接怼回去:

“妈,你才五十多,你去做吧,做俩儿子,我们替你养一个”。

从此之后,公婆再也不提生男孩的事了。

无条件地支持,意味着我不是看她在海里挣扎,喊上两句加油。

而是跳到海中,感受到她挣扎的痛苦,做她最坚定的战友,拽着她一起上岸。

3、陪伴与无声的关爱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没有比亲人陪伴在身边,更能抚慰病痛的方法了。

身边人哪怕只是默默在他们身边,用一个拥抱表达出“你对我很重要”的信号,都足以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浙江小伙蒋余锋, 为了帮助妻子走出抑郁症,他自学摄影,用数千张照片帮助妻子走出抑郁症的困扰。

妻子因为抑郁症无法正常工作,蒋余锋就带着她跑遍大江南北,拍下她的各种样子。

尽管他有严重的腰伤,但咬咬牙还是把拍照这事坚持下来了,他说:“因为她喜欢”。

几年下来,照片里的妻子笑容越来越多,样子也越来越健康。

丈夫没有用长篇大论告诉她如何走出抑郁,却用这种默默陪伴的方式让她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

在Ted演讲《自杀者的生死之桥》中,主讲者凯文·布里格斯是一名巡警, 他在巡逻期间曾经救下过200多位自杀者。

他在演讲中说了一句很温暖的话:

“不要害怕面对失望抑郁的人,因为你只要在那里,可能就是他们的转折点。”

陌生人的一丝温暖,就能挽救一个决定去死的人。

而这些温暖,如果是来自最亲近的人,父母,朋友,亲人,那么处在抑郁症漩涡的人,则有了更多活下去的勇气和治愈的希望。

抑郁症,既不是矫情的无病呻吟,也从不是无法治愈的绝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