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论场丨消费张玉环的苦难,太可恶

□赵志疆

同样是爆得大名,有的导演靠作品,有的却靠蹭热点。

趁着张玉环沉冤昭雪的舆论热度,导演陈剑一“蹭”成名。虽然名不见经传,却因为一番尖酸刻薄的大话,陈剑结结实实蹭了一波流量,也成功地将自己炒成了千夫所指。

故事背景是这样的:日前,导演陈剑在社交平台上评价了张玉环案。短短几百字内,满满的恶意喷薄而出:不要再哭诉了,国家赔你几百万也够了,27年冤狱,700万国家赔偿,平均每年收入25.9万,每个月2.1万,每天700人民币进账!张玉环何许人也?博士?硕士?白领?江西农民,你27年的收入比博士还高!

虽然陈剑慷慨陈词,但这番话的荒诞着实不值一驳。张玉环尚未正式提出国家赔偿申请,700万国家赔偿云云,不过是漫无边际的猜想,建立在这基础上的一番演算,更是凌空蹈虚不知所云。不过,即使面对如此荒诞不经的点评,还是有不少网友默默点亮了“小红心”。由此也不难看出,虽然多数人都关注冤假错案本身,但有人却对国家赔偿的数额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

围绕着张玉环能得到多少国家赔偿,网络上传出了三百多万、四百多万、七百万等各种说法。8月9日,张玉环终于对此作出回应:“我也不清楚到底能拿到多少国家赔偿金。即使给我一千万,能换回我27年的青春年华吗?这件事搞得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重获自由之后,张玉环在公众面前流露出的都是谦卑和温和,他向提供帮助的人们表示“感谢”,为家人的默默付出感到“愧疚”。但提到国家赔偿这个话题,却让人隐约感到了悲愤。张玉环当然有理由悲愤,钱不仅买不回他逝去的青春年华,而且买不回因为他的缺席而支离破碎的亲情。

从二十多年前“穿越”而来,张玉环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以及身边那些“熟悉的陌生人”。即使有国家赔偿撑腰,他的未来仍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一切,难免会令他感到焦虑而惶恐。

有人或许会觉得张玉环只是“矫情”,有人更是早早就抛出“这下张玉环发财了”之类的奇谈怪论。这样浅薄的见识,着实让人无言以对。很多时候,我们所热烈渴望的并不是最珍贵的,只不过是我们最缺少的。如果有人真的愿意用二十多年的青春年华和骨肉亲情,去换取几百万赔偿,那只能说,他的青春与亲情太廉价,而他的内心又实在太贫乏。

国家赔偿是为一个命运多舛的人提供有限的补偿,不是“生意”,没有必然的交换,甚至也未必一定“等值”。张玉环已经错过了世间太多美好,余生漫漫,希望他能继续一如既往坚定前行。作为一个公共事件的主角,关注他的个人命运,显然比关注属于他自己的国家赔偿更重要。

至于导演陈剑,虽然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但大致可以判断其创作水平令人堪忧,如果说强蹭热点的姿势暴露出浅薄,尖酸刻薄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三个字:我没钱。一个人的格局决定着能力的上限,对于导演来说,自己就是自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编辑:屈晓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