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书评|高亚平:吴克敬《小海的梦想》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编者按】

最近,长篇报告文学《小海的梦想》引发关注,不仅是因为作品内容打动人,还有一个因素或者现象是小说家在深耕报告文学,将故事的文学性大大提升。

此书作者吴克敬,其实是一名享誉全国的小说家和散文家,尤其是小说成就颇高,从2005年以来,他的中篇小说《五味十字》《草台班子》《先生姐》《羞涩的火焰》《状元羊》《手铐上的蓝花花》《墙隔墙》等相继发表,在文坛产生巨大影响,甚至有评论家称之为“吴克敬现象”。2010年,吴克敬更是凭借中篇小说《手铐上的蓝花花》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跻身国内一线作家行列。

小说,是虚构的文学艺术作品。报告文学,则是带有一定新闻性的特殊文学作品。吴克敬为何会扎进报告文学领域,打开另一扇写作之门?红星新闻特约西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冰心散文奖获得者高亚平撰写书评为你解密。

周末读什么好书?红星新闻今日推荐吴克敬和他的新书《小海的梦想》。

作家吴克敬

《小海的梦想》

作者:吴克敬

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简介:《小海的梦想》是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作协主席吴克敬根据索洛湾村村支书柯小海带领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脱贫攻坚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此书也是2020年陕西重大文化精品项目,通过扫码,读者可以360度云看索洛湾,了解索洛湾脱贫前后的样貌,还可以收听广播剧。

【红星书评】

秋天里的收获

——吴克敬长篇报告文学《小海的梦想》读后

◎高亚平

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里是惊异的,吴克敬先生这么忙,他既要写小说和散文,又要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写这么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他哪里来的时间呢?报告文学不同于小说,小说可以虚构,写的是个人经验、个人体验,可以不需要采访,但报告文学完全不同,它要求既有新闻性,又有文学性。而这个新闻性就要求所写之人所写事件是鲜活的,要鲜活就必须去采访,他哪里来的时间去采访呢?更何况,这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去做深入采访。但我读过了这本书的代序《在红色的土地上》和后记,尤其是读了记者的专访后,我释然了。原来,吴克敬为了写这本书,曾三下延安,多次去黄陵县索洛湾村,踏遍了索洛湾村的山山水水、沟沟梁梁,且采访了100多人,是做足了功课的。这样,才有了这部沉甸甸的《小海的梦想》。

我是怀着巨大的好奇心读完这本书的。吴克敬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写小说,也写散文,尽管此前他也曾说写过报告文学。《小海的梦想》是我所读的他的第一本报告文学,我阅读时的好奇便是极自然的事情了。这本书我一读之下,还是被震撼了,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吸引我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该书主人公柯小海的事迹让人感动。柯小海是全国农村奔小康重大典型,先后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他为了改变索洛湾村贫穷的面貌,带领村民建蔬菜大棚,建鱼塘,建专业合作社,搞养殖,搞峡谷旅游,搞煤矸石加工厂,把索洛湾村集体经济从负债起步,一路增长到6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脊梁,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且出身农家,对农村较为熟悉,也对农村过去的贫穷、苦难感同身受。我又是一个有着数十年从业经历的新闻工作者,柯小海和他的一众乡亲所做之事,所取得的成就,令我敬佩,也令我感动。吴克敬用他的一支灵动之笔,把这些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事迹,并激发更多的人向他学习,去改变自己家乡的面貌,从这一点上讲,我要感谢柯小海,也要感谢吴克敬,是他们共同合作,完成了这部《小海的梦想》。

其次,这部书有很强的文学性。报告文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有过大的收获,如夏衍的《包身工》,萧乾的《流民图》,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等,都是那个年代的代表性作品。后来,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中叶曾红极一时,也产生过一大批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和报告文学作品,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理由的《倾斜的足球场》,肖复兴的《海河边的小屋》等。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一些作家为金钱所惑,给企业家写报告文学之风大盛,报告文学不再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疾苦,且粗制滥造,致使报告文学声誉一落千丈,人们也不再关注报告文学。但近年来,随着文学界的反思,报告文学逐渐重拾尊严,且出现了许多不错的作品。《小海的梦想》可以说就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这本书之所以吸引人,除了被写者事迹感人外,也和作家吴克敬用心灵用真情去书写分不开。他在柯小海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一个不屈不挠、不向命运低头、永远奋斗的形象。除了倾情去写外,他在这部书里,还采用了大量民间语言,既有产生于这块土地上的信天游,还有索洛湾村民大量的日常生产生活用语。这些语言带有泥土气,如山间的野花,在大地上恣意开放,读起来让人迷醉,让人感到自然、亲切,过目难忘。这本书的文学性还体现在大量细节的运用上。作品如树木,如果说故事是一部作品的主干的话,那么细节就是主干上的枝叶,没有细节,或者缺少细节的支撑,作品就会显得干瘪,显得不真实,也就缺乏艺术感染力。《小海的梦想》的成功之处,恰恰表现在它丰富的细节上。比如,书中对梢林的描写;少年柯小海为生活所迫,在梢林中捡拾木耳,为了获得一大丛木耳,冒险智斗大黑蛇的描写;尤其是对索洛湾村里人种麻、收麻的描写,如果没有这一方面的生活体验,没有这一方面的实践知识,是根本写不出来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读起来才会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小海的梦想》吸引人的地方还有一点,就是体现在它的时代性上。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一梦想。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也是广大百姓的梦想。这一梦想,通过作家之笔,通过柯小海的奋斗故事,从一个侧面将其反映出来,这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的责任与担当。今年又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这本书的出版,就显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现在是秋天,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祝贺柯小海和索洛湾村人民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祝贺吴克敬兄大著面世。索洛湾村是一块有着红色基因的土地,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索洛湾村人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更多更大的人间奇迹。

(作者高亚平,作家、评论家,西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汪曾祺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丝路散文奖、报人散文奖等多个大奖获得者。著有长篇小说《南山》、散文集《长安物语》等文学作品9部,现任西安日报社文化旅游事业部主任)

编辑 李学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