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斤17.8的虾,让女儿记恨妈妈:你的情绪问题,本质都是思维问题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1885/2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135天

01

前几天,看到一则帖子,网友在标题求骂醒:“我太作了,所以请骂醒我。”

帖子里的第一句话,网友说:“我太想这件事从我心里过去了,自我折磨很难受。”

后面,她描述了这件困扰她的事情经过。

网友的老家靠海,平时可以吃到很多物美价廉的海鲜。

如今她在其他内陆城市工作,无法时常尝到家乡的美味。

恰逢她的姥爷要来她工作的城市住院治疗,于是妈妈就想顺道给女儿带点家乡的海鲜,问女儿想不想要一点爬虾。

听到妈妈这句话,女儿第一时间脑子里闪过的念头是过年的时候,她看见爬虾一斤要68元,太贵了。

于是她拒绝了妈妈,告诉妈妈带点八爪鱼就可以。

然而晚上刷朋友圈的时候,她发现这个季节的爬虾很便宜,一斤不到18元,“带籽还肥”。

她打电话问妈妈买爬虾了吗,妈妈说没有,去市场买了八爪鱼就走了。

她瞬间就生气了。

我就好气啊,爬虾那么便宜,她不给我买。

妈妈解释说,她只去买了八爪鱼,其他的没有去看,她不知道爬虾什么价格。

但这个解释并不能让女儿消气。

更加火上浇油的是,隔天朋友妈妈看到爬虾便宜要给朋友邮寄一些过来,朋友就来问她要不要也拿一点。

这下,她更觉得自己无法原谅妈妈了。

气上心来,她给妈妈带来了一个“惩罚”。

“我让她给我邮寄点,然后等到她到了店里,又告诉她我这里疫情,不让邮寄,不要了。

我让她白跑了一趟,我故意的。

即便如此,她依然没有觉得解气:“可这也没有让我缓解生气,反而让我一边生气一边愧疚。”

这件事让她久久不能释怀,她在最后强调:“我整个人现在看到爬虾17.8我就生气。”

看到这个帖子的网友,无不是一头雾水,无法理解她。

“我孩子要是这么事,下次我什么都不会给她带,免得还遭嫌。”

“你妈是你的奴隶吗?”

还有的更是毫不客气地问她是否“有什么病”。

是啊,妈妈全程都是按照女儿的意思做事,怎么还要被女儿故意“惩罚”,被这样无理对待呢?

02

她说,感觉自己绕进了一个死胡同,无法解气。

然而她不知道,自己其实陷入了一个误区

稍微梳理一下事情的经过:

妈妈问她想不想吃点爬虾,她觉得价格太贵,拒绝了,并提出可以带点八爪鱼。

她因为价格太贵而拒绝,或许是不想妈妈花太多钱给自己买,后面发现当季价格便宜,妈妈却没买,于是生气。

她甚至还会因此认为,我在为你着想,你却没有做出相应的回应。

但是她忘记了,“拒绝的原因是因为价格太贵了”,只是她“脑子一闪而过”的想法,并没有告诉妈妈。

在妈妈的立场上,她接收到的信息只是:“女儿不想吃爬虾,并且想吃八爪鱼”。

于是,她去市场只顾着买八爪鱼,没有注意其他。

难不成,女儿认为妈妈可以通过电话上的寥寥几句,就能感应到女儿的真实想法吗?

世界上应该还没有如此超群的读心术。

女儿所陷入的误区,便是透明度错觉。

透明度错觉是一种思维偏误,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总认为别人能意识到,我们的想法和情绪。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03

美国心理学博士伊丽莎白·牛顿,曾经对一个简单的游戏进行了研究。

受试者分别扮演“击节者”和“听猜者”两类角色。

击节者拿到一份列有25首著名曲目的清单,包括《祝你生日快乐》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等耳熟能详的歌曲。

每位击节者选定一首,然后在桌上把曲子的节奏,敲给听猜者听。听猜者的任务是,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正确的歌名。

在听猜者猜歌之前,牛顿让击节者估计猜中的概率,他们预测的成功概率高达50%

而实验过程中,击节者一共击打了120首歌,听猜者只猜对了3首,实际成功率不到3%

击节者原以为每表演两首曲子,就能让对方猜中一首:实际上,他们平均击打了40首歌后,听猜者才成功听懂了一首。

实验中,击节者都十分惊讶,他们不明白这么明显的调子,听猜者为什么听不出。

当击节者看到听猜者,把《星条旗永不落》猜成《祝你生日快乐》时,脸上的神色更是难以言表:你怎么会这么蠢呢?

事实上,击节者一边击打节拍,脑中难免会随之想起歌曲的旋律。

而此时,听猜者在事先不知道对方敲击的是哪首歌的情况下,就不能感知到旋律。

在他们看来,对方敲击出来的只是一串不连贯的古怪节奏。

也就是说,我们往往高估别人对自己真实想法的理解,认为别人懂自己在想什么,也以为自己表现出来了足够让他人注意到的信息

事实上,双方的理解偏差很大,有时甚至完全相反。

04

女儿全程只顾着自己的想法与情绪,却没有站在妈妈的角度考虑。

其实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就会很容易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很多时候,一些情绪问题本质上都是思维问题

正如《思辩与场》中所说:如果你感到痛苦,那就⼀定是你的思维⽅式不对

当你陷入情绪问题时,不妨运用批判性思维整理一下。

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原则,便是核对事实。

无论反思还是展望,不断地回顾自己所做之事,对事实进行评估,并反思如何做得更好。

我们要经常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反思一下,比如:

我刚刚这样想够不够公正?

我刚刚这样想有没有逻辑?

当感觉到自己有似是而非倾向时,要问自己:

“是不是因为我希望它是真的,这事才是真的,还是有确凿无疑的证据证明它是真的?”

保持开放心态,尽量避免偏见,避免自己一厢情愿。

共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