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石榴在岭南地区安家后,为何会出现一年两熟的奇迹

日期: 来源:龙鼎飘香收集编辑:石榴

石榴:万子同苞的红玛瑙

汪鹤年

老早就听人说,临潼石榴以果大、子多、香甜、味美而著称于世,因而素有石榴之乡的美誉。后来到临潼骊山旅游,亲口品尝之后,始觉此言不虚。不过,对于石榴传入我国后首先在此安家落户的说法,我却又不敢苟同。

有关石榴的身世来历,至今还是一个谜。尽管《昭明文选·闲居赋》李善注引晋张华《博物志》云:“张骞使大夏,得石榴。”《本草纲目》引《博物志》却说:“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但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而且,仅“安石国”所指,人们就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系两个国家:所谓安国,即今之布哈拉;所谓石国,即今之塔什干。也有人认为,安石国系一古国之名,在今伊朗西部。

石榴果真是由张骞从西域传入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从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籍中可知,早在西汉初期我国就有了石榴。也就是说,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我国已经开始了石榴的种植。

嗣后,石榴成为人们习见的园林果木。《西京杂记》在记述汉武帝在长安修建上林苑时各方群臣所献名果异树中,“安石榴十株”的字样便了然在目。

魏晋时期,石榴的栽培已相当普遍,并被人们用作祭祀之果。唐徐坚《初学记》引三国魏文学家缪袭《祭仪》便称:“秋尝果以梨、枣、柰、安石榴。”

在品种上,亦大致上已形成甜、酸两大类别。《太平御览》引晋郭义恭《广志》曰:“安石榴,有甜、酢二种。”

当时,“大如碗盏”,“一蒂六实”等名品石榴也屡有所见。晋陆翙《邺中记》:“石虎苑中有安石榴,子大如碗盏,其味不酸。”《初学记》引沈约《宋书》曰:“晋安帝时,武陵临沅献安石榴,一蒂六实。”

据《全晋文》,西晋文学家潘岳还专门写过一篇《河阳庭前安石榴赋》,序文中说:“安石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也。”赋中则有“千房同模,十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酲止醉”的吟咏。赋中所说的“安石榴”即石榴的古称之一。此外,石榴还有若榴、丹若、沃丹、涂林、金庞、金罂、天浆等别称。因石榴有醒酒之功效,时人在酒宴后,常用它款待客人。

石榴系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花多为橙红色,而且红得耀眼,因此古人写榴花,往往着眼于一个“红”字,素有“五月榴花红似火”的说法。当然,亦有开黄色或白色花者,粉红、玛瑙等色花亦时有所见。其果为浆果,近球形,成熟于秋季,熟则色红而开裂,有甜、酸、苦三种。可供食用的为甜石榴,酸、苦的石榴则一般用作药材,主治下痢漏精、下血脱肛、腰下不遂、疔肿恶毒、崩漏带下等症。徐珂《清稗类钞》对其基本性状有过这样的表述:“石榴,一名安石榴,为落叶灌木,多植之庭院中,高八九尺,叶为长椭圆形,平滑。夏初开花,萼赤,花瓣深红。实为球状,赤色有黑斑,熟则自裂,可食。”

石榴中迁后,很快便适应了我国的气候特点,其名贵佳品不断涌现。据《洛阳伽蓝记》载,北魏时期洛阳白马寺出产的一种石榴,子实特大,最大的一个竟重达七斤。每当果熟时节,皇帝常常派人到寺摘取,赏赐给嫔妃宫人们,这些人又将其转赠亲友,因此,凡有幸得到此果的,都视之为幸事。故而,“白马甜榴,一实值牛”的俗谚曾风传一时。

据《齐民要术》所引《食经》载,当时人们在用羊肋制作“胡羹”时,还曾用石榴汁调味。

由于石榴是万子同苞,金房玉隔,故而,由此特征所引申出来的“多子多福”的象征意义素来受到古人的重视。《北齐书·魏收传》中就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一次,文宣帝驾幸儿女亲家李祖收府第,李家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文宣帝酒酣耳热之际,亲家母宋氏献上两个又大又圆的石榴。文宣帝“问诸人,莫知其意”,于是抓起两个石榴就丢。这时,主修国史兼太子詹事的魏收朝文宣帝深施一礼后,连喊恭喜:“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子孙众多。”因为安德王是文宣帝之子,所以听说此话后十分高兴,便让他捡起石榴,并赏赐他美锦两匹。

石榴的种植经验,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得到较系统的总结,《齐民要术》就对石榴性喜骨、石的特点有过这样的介绍:凡植榴者须“以骨、石布其根下”,则花实繁茂。传为唐代郭橐驼所撰的《种树书》,更详尽地叙述了石榴种植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种石榴,取直枝如大拇指,斩一尺,八九条共为一科,烧二头六寸。作坑深一尺余,口径一尺。竖枝坑畔,周布令匀,置枯骨、姜石于枝间,下土令实,一重骨石,一重土。出枝头一寸,水浇即生。又,以骨石置枝间则茂。”

石榴除性喜骨石外,还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它既喜温湿,又耐寒耐旱,用扦插、压条、播种、嫁接、分株移植等法均可繁殖,且极易成活,生长极快,因此从南到北都可看到它茁壮生长的身影。

尽管它最初是在气候干寒的我国北方地区落户,但没有多久,它便在气候温暖湿润的我国南方地区扎下了它坚实的根基。北宋药物学家苏颂《本草图经》便说:“[安石榴]或云本生西域,……今处处有之。”

南宋福州地方志《淳熙三山志》中亦有“石榴,有黄、赤二色,近亦有白者,实亦甘、酢二种,甘者为果,酢者入药”的记载。

据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石榴在岭南地区安家后,竟出现了一年两熟的奇迹:“石榴花,南中一种,四季常开,夏中既实之后,秋深忽又大发花,且实。枝头硕果罅裂,而其旁红英粲然。并花实折,饤盘筵,极可玩。”将一年两熟的石榴连花带果置于宴席之上,还成为当年岭南人的一大时尚。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也记载了京都人重阳节前互馈重阳糕的节日习俗:“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煎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这重阳糕上,便“镶嵌”着石榴子、松子肉等作为装饰。

元代,还出现了以石榴为原料制作的果汁饮品。元饮膳太医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就记载了用石榴汁和白沙糖一同熬制成的“石榴浆”和用小石榴“蒸熟去子,研为泥”,再加白沙蜜一同熬成的“小石榴煎”。

元明时期,人们还摸索出许多收藏石榴的方法。元人《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就载有用密封新瓦罐收藏石榴的方法:“选拣大石榴,连枝摘下。用新瓦罐一枚,安排在内。使纸十余重密封,可留多日不坏。”明张岱《夜航船》中则记述了用煮沸淘米水焯过晾干的方法:“石榴煎米泔百沸汤淖过,晾干,可至来年夏,不损坏。”同书中还总结了“石榴树以麻饼水浇,则多生子”的经验之谈。

在台湾,石榴也是当地常见的水果之一。康熙二十四年《台湾府志》对产于当地的几种石榴就有这样的记述:“种有三:皮黄子晶莹如水晶、核小者曰蜜榴;皮斑赤、肉薄、核大、味酸者曰柴榴;有皮白、肉白、味酸涩者曰白榴,痢疾宜之也。”

徐珂《清稗类钞》还记载了产于新疆叶城的一种石榴名品:“新疆叶城之石榴,至大,以人之三拳拟之,差相类,每枚有子盈一升,色艳若丹砂,流汁若醴。”

在石榴的食用上,清人亦别出机杼,如清童岳荐《调鼎集》中记述的用“石榴子拌洋糖”,以“石榴冲茶”等吃法就很新颖有趣。至于用“大石榴子拧汁,配鸡皮、鸡汁”作成的“石榴羹”亦是汤羹类食品中的妙品。

经过历代园艺家的培育,石榴在今天已有60多个品种,并形成了三大品系:即供观赏的花石榴、供食用的果石榴和植株矮小、适宜盆栽的小石榴。果石榴中的名品,以陕西临潼大石榴、山东峄城石榴、河南辉县石榴、云南巧家大石榴、安徽怀远石榴、四川会理石榴、云南蒙自大粒子石榴、新疆叶城石榴、山西三白石榴等最为有名。

用作观赏的花石榴,更是千姿百态,以花见长,或重瓣如雪,或花红似火。至于那细叶柔条的火石榴,因高不过一二尺,用作案头清供再合适不过。

参考文献(略)

《咱们祖先的瓜果园》(连载)

版权作品:鄂作登字-2017-A-00016844

相关阅读

  • 以绳为缘,33名叶城师生赴上海参加冬令营

  • 一根绳子牵引你我,也把相距5000多公里的两个城市彼此相连。1月5日,2022年叶城青少年学生赴上海交流冬令营开营,33名叶城师生来到上海,成为冬令营的主人。开营仪式在上海体院交流

热门文章

  • 三国真相:赵云其实不算是蜀国的五虎上将!

  •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
  • 来了解一下8个常见的日本姓氏背后的涵义吧!

  • 姓氏在日本文化里是十分独特而有趣的一部分。你知道日本常见的大众姓氏其实是19世纪后期才陆续出现的吗?另外这些姓氏的背后都透露出日本文化中宗教和社会层面的影响。 如果

最新文章

  • 东台西溪 精彩无限

  • 千年古镇、文脉悠长,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夜幕下的西溪景区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热情不减,他们或赏《天仙缘》实景夜间大秀,或逛草市街夜市、探逅海酒吧街、住犁木街民宿
  • 推广互联网阅卷服务

  • “你好,我在异地,听说现在可以申请互联网阅卷,请问需要什么步骤?”近日,陈律师拨打莆田市仙游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热线咨询。工作人员答复,只要登录12309中国检察网进行律师
  • 常德市两单位获评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 常德日报记者 徐志雄 通讯员 唐斯雨 经单位自愿申报、市州初审推荐、专家现场评审、评定结果公示等相关程序,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认定19 家单位达到2022年省级文明旅游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