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能建功祚

原标题:何能建功祚[

高考之后,“状元”“学霸”又走红起来。我此时倒想以一些世界级科学翘楚为例,谈谈成才问题。

这些科学巨擘的童年,令人惊奇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一,很多人,包括达·芬奇、牛顿、布鲁诺、瓦特、焦耳、道尔顿、赫胥黎、孟德尔、爱迪生、齐奥尔科夫斯基、奥姆、法拉第等等,统统家境贫寒,有的经过艰苦自习上了大学,有的终身与大学教育无缘。牛顿是遗腹子,母亲两次成为寡妇,小小年纪不得不去务农。瓦特是机械制造小工,法拉第是印刷学徒,爱迪生是报童,孟德尔充当果园看管,道尔顿12岁即养家糊口……但他们以后都成为具有重大发明或天才创造的巨人。

其二,很多人学习成绩一般,却有着强烈的个人爱好,被贬为“不务正业”。达尔文的老爸就训斥儿子说:“你除了打鸟、玩狗和抓老鼠外什么也不会干,只会给家里丢脸。”但这个“不争气”的孩子,后来却以创立“进化论”给达尔文家族长海了脸。牛顿性格孤僻,学习成绩平平,是一个“一心摆弄小器械的古怪孩子”;而牛顿一直延续着这种“古怪”,“怪”在他懂得如何“站在巨人的肩上”,去开拓更加广阔和尖端的研究领域。哥白尼学医而独对天文学大感其趣,后来做出了“把整个天文学连底翻过来”的惊世壮举。爱迪生喜欢向老师提莫名其妙的问题,被斥为没出息的“傻瓜”;然而没有这个“傻瓜”的发明,至少咱们今天都得摸黑过日子。爱因斯坦16岁就思考“如果一个人以光速运行,他将看到什么景象”这深奥学问了——那景象也许正是伟大相对论的发端。

上例也许是小概率。我也不是说让信息时代的孩子都走数百年前那些科学家的路子,甚至通过如此途经成为顶尖发明家、科学家。时代、环境不同,成才之路不可复制。我只想说,伟大榜样总有值得借鉴之处。而今天的年轻父母,未免太过急功近利,除了信奉棍棒教育,还以蛊惑人心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圭臬,一心“培养”孩子成为“神童”。浮躁世风刮热了人们的功利心。

其实眼前的“成功”,是一时的,哪怕他门门功课优秀,成为当下流行的所谓“状元”“学霸”;而有所成就,才是永恒的,也许他眼下不很“成功”,将来却不一定没有成就。成就有大有小。少数人有大成就;多数人有小成就。小成就几乎人皆可得,只看资质平平的众人有没有那份奋进的心;极而言之,很多人囿于条件了无成就,平平常常过一辈子,只要不做亏心事,也不算愧对人生。欲得大成就,则天赋、灵感、汗水、机遇,样样不可或缺,但完全可以去掉虎狼教育加上报很多敛钱的五花八门的“课外班”——那也许适得其反,而毁了一个天才。

朱熹有言,“既若不可以及,则趋望之心怠矣”,是说家长别总拿“牛娃”给孩子做榜样,那只会令孩子觉得目标太高大上而逆反倦怠。不要违背孩子的天性,也许他们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途。

出身、棍棒、财富和五花八门的“班”,都不能堆成高峰;适宜自己的曲径,有时或能经此攀上峰巅。孔融诗曰,“吕望老匹夫,苟为因世故;管仲小囚臣,独能建功祚(即‘功业’)”,即此之谓也……

(作者系高级记者)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