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被劫持他不救,主帅被劫持,他还不救 曹操得知对他大加赞赏

在古代也常有劫持人质事件发生,有一个人的舅舅被劫持了,他不去解救;后来,主帅被劫持了,他还是不去解救。曹操后来得知此事,对他大加赞赏,此人就是魏国的大将,名叫韩浩。

古往今来,在人质被劫持的事件中,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要保护人质的生命,答应劫持者的条件。但韩浩却反其道而行之,不答应劫持者的条件,主张将人质与劫持者全部消灭。

韩浩是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人,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将领。当时,天下大乱,韩浩的家乡周围多山,所以贼寇特别多,韩浩便聚起群众保卫乡县。河内太守王匡征召韩浩为从事,领兵在盟津拒抗董卓。

韩浩第一次出名,就是亲娘舅被劫持,他却不救。韩浩与王匡领兵到盟津抵御董卓,当时韩浩的舅舅杜阳是河阴县令,被董卓抓获,董卓威胁韩浩投靠。俗话说“娘亲舅大”,但韩浩以国家为重,就是不从。

董卓知道再也没有手段能够威胁韩浩,一气之下杀了杜阳。袁术听说韩洁为人壮烈,任命他为骑都尉。夏侯惇遇见韩浩,对他非常欣赏,后来韩浩跟随了夏侯惇南征北战,成为夏侯惇手下一员大将。

韩浩第二次出名,竟是不救主帅夏侯惇。194年,吕布偷袭兖州,夏侯惇与吕布交战,吕布派人到夏侯惇营中诈降,趁机劫持夏侯惇。主帅被劫,军中大乱,但当时韩浩却非常清醒,带兵守在营门口。

韩浩怒斥挟持夏侯惇的人:你们居然敢将大将军挟持为人质,我不会因为一个大将军,而放过你们。随后,他哭着对夏侯惇说:国法如此,我不得不这样做。话声一落,他立即召集士兵攻打劫持者。

劫持者一看,即使杀了夏侯惇也是无济于事,反而忘记杀夏侯惇,最终劫持者被全部杀死,夏侯惇则幸运逃生。曹操听说这件事之后,对韩浩大加赞赏,称赞他的做法可以作为万世之法。曹操还发布命令:今后如再有劫持人质的,连人质一同消灭,不要顾忌人质生命。正因为有这个命令,此后,魏国很少再发生劫持人质的事件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