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一夫一妻”传统,俄罗斯性压抑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插曲

俄罗斯选美小姐在对好莱坞性骚扰丑闻扰发表看法时说:俄罗斯几乎杜绝了性骚扰主要归功于普京的英明领导。西方媒体对此很是“不以为然”,在他们的意识当中,俄罗斯爆出的性骚扰事件少,只不过是源于在偏男权的公共空间内,俄罗斯社会一直对性事持有保守态度。世人几乎遗忘了曾引领西方世界“性解放”狂潮的“杯水主义”就诞生在俄罗斯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所谓“杯水主义”是产生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初期的一种性道德理论。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满足性欲的需要就像喝一杯水那样简单和平常。当时的青年工人、学生是传播践行此理论的主力军。他们宣布恋爱以及婚姻为“资产阶级的偏见”,并从唯物主义角度把性关系还原于单纯的生物学。嘲讽那些试图从性爱中寻求生物学以外的某种东西的人都是头脑糊涂的可怜人。

如此激进的运动为何会最早出现在俄罗斯的大地上,从“杯水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柯伦泰的人生轨迹中多少能窥出点端倪。柯伦泰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中,曾在西欧各国求学,懂得11门语言,深受西方人权与自由主义的影响。像19世纪俄国的大部分知识分子那样,柯伦泰最早也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但自由的局限在于,它是有边界的,当你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相碰撞的时候,个人意愿的变革就很难被快速推进。

布尔什维克所推行的革命方式就简单有效得多,只要是自己手中有权,什么社会改革都可以在一夜之间实现。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当初激进理想主义的柯伦泰为什么拣尽寒枝最终选择了布尔什维克。而柯伦泰在俄罗斯社会活动中的影响力也让正在发展壮大布尔什维克的列宁与她一拍即合,并让她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进入苏联最高领导层的女性第一人。

在柯伦泰担任全俄社会福利人民委员及妇女工作部部长期间曾提出很多改善妇女生活和教育的建议,她倡导一种“新女性”的“新生活方式”,就是要摆脱一夫一妻制和家庭的束缚和奴役,自行决定何时生孩子。在科伦泰看来,“所有现代的女性教育都旨在让爱情封闭她的生活。是时候教女人把爱仅仅作为一个展示真实自我的一个过程和方式,而非生活的基础”。

柯伦泰最著名的观点(也就是杯水主义的来源):在两性关系中,妇女应该和男人一样为获得精神和生理上的满足,当她身上燃烧起激情时,她决不拒绝生活向她发出的灿烂的微笑,她决不虚伪地用女性道德的破烂外衣将自己包裹起来。她将紧紧拥抱她的所爱,在爱的杯盏中痛饮,无论它有多深,直到自己满足。当爱的杯盏倒空后,她将毫无痛苦和遗憾地将它扔掉,回到自己的工作中。

柯伦泰的这套言论几乎就是她自己生活的写照,她本人就是一位性伴侣众多的“性解放”先驱。作为一个曾经的作家,无论是总结自己以往的实践,还是建构一套理论去指导自己日后的实践,在个人范畴内都无可厚非,但当她的理论作为一种官方指向对社会产生一种引导作用时,产生的混乱也就不可避免了。特别是后来与无政府主义鼓吹的消灭家庭和实行“把17-32岁的妇女国有化”相结合,给当年底层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女性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毕竟自己追求“性解放”和被人“性解放”了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即便是在同等阶层,柯伦泰的激进主张也受到来自传统阶层的抵制,一个叫索罗金的社会学家曾抨击柯伦泰的革命热情不过是色情狂的一种满足,希望她能成为弗洛伊德或其他心理学家分析的对象,并确信她会为他们提供一个罕见的案例。后来,连柯伦泰曾经坚定的同盟列宁也表示,所谓的“新性生活”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妓院的扩充。这同我们共产党人所理解的恋爱自由,毫无共同之处。并认为在性生活方面,不仅应考虑到生理上的要求,还应考虑到文化的特征以及由两性关系而引起的社会责任。

当然,柯伦泰在妇女委员会在任期间,也推动了某些社会文明的进程,除了让妇女拥有更广泛的权利,还让她们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并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堕胎合法化开全世界先河,而且对女工免费。无论亲生还是私生的孩子,在法律上都享有同等地位。婚姻不再受教会管辖,离婚程序被简化,婚外性行为得到宽容,同性恋也不再是犯罪。

然而,由柯伦泰带动的性解放浪潮持续的时间不长,就在斯大林上台执政后戛然而止,他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核心家庭——而不是性自由——才是社会主义的真正基础。斯大林支持女性参加工作,但并不主张女性在性别方面和家庭中追求平等,斯大林还将堕胎定为非法,恢复对离婚的严格限制,宣布同性恋是精神病,并在全国内鼓励妇女生育。

据说在柯伦泰超长的情人名单之外,还有一个她拒绝过的男人名单,其中包括列宁、布哈林、斯大林等大人物,的确在柯伦泰的政治生涯的一些危机时刻,总有大人物伸出援助之手,让她免于牢狱之灾。即便是在斯大林时期,在政治上失宠的柯伦泰也仅仅是被斯大林“发配”到欧洲各国去当大使。跟她有瓜葛的党内男人都死于大清洗,唯有柯伦泰成为除了斯大林以外,硕果仅存的一个十月革命前的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和革命后第一届政府的部长。一生追求男女平等的柯伦泰最终还是得益于自己“苏维埃花瓶”的女性身份,在后人看来也是不无讽刺意味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