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潮流之康乾盛世狂想曲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千叟宴后。

康熙皇帝正在跟孙子弘历吐槽自己的六十年帝业历程。

康熙:“孙子啊,爷爷我这六十年过的不容易啊!我八岁登基,当时鳌拜嚣张跋扈,我和奶奶孝庄太后每天都害怕的睡都睡不踏实,十五岁那年,兵行险着,擒了鳌拜这个二五仔;十九岁的时候,吴三桂那个反骨仔忽悠尚可喜、耿精忠这两个二愣子在南边造反,一度攻占两湖两广,那个时候惨到我连退位的心都有了,不过好歹是撑过去了,三藩之乱也平了;二十八岁,我派姚启圣、施琅两个人平了台湾,小小的台湾,郑经还不知道回来了,真是记吃不记打;三十岁的时候,俄国派兵占了黑龙江,彼得是个猛人啊,不过真当我玄烨是吃素的啊,给他们包了两次饺子后,老实了不少;此前还有占据漠北的噶尔丹,老想着自立门户,这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四十二岁的时候,我亲征漠北,弄死了噶尔丹。期间还有像什么朱三太子造反,这些都算毛毛雨了。六十年来都是如履薄冰啊。不过幸好的是,这些都过去了,以后你可得给我好好干啊。”

弘历:“知道了,爷爷。”

乾隆十六年,深夜,乾隆皇帝看着各地官员送上来的奏折,知道今天晚上又得熬夜了。

翻开一篇奏折,云贵总督向皇帝密报:民间广为流传一篇“奏稿”,直言当今皇上失德,有“五不解十大过”,说皇上滥杀官员、南巡浪费钱财、生活荒淫无度等等,甚至质疑满清王朝的合法性。乾隆看了之后,却是真正的“宝宝心里苦”,委屈至极。心想我每天五点不到就起床,勤勤恳恳上朝批奏折,为了老百姓能过的更好一点可以说的上是呕心沥血了。一旦有旱涝灾害,从来都是第一时间拨钱赈灾。从我爷爷时的永不加赋,到我爹时候的严打贪污腐败,到我这的动不动就减免赋税,我们祖孙三辈累死累活不就是想让老百姓过得好一点么。

当时的文人写文章,类似于现在的营销号,专挑那种社会上不好的、黑暗的写,开篇大都是好的咱就不提了,这里就说几个问题。关键是为什么好的就不提了呢?而且当时这些人特别喜欢拿民族问题做文章。可能其他的诸如不理朝政、荒淫无度,有污蔑之嫌,但是民族问题让乾隆无法辩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至此,雍正开启了近乎变态的文字狱和禁书运动,后期,雍正对待文字狱已经是一种偏执和完美主义了。其影响就是,提倡忠孝、讲求仁义的知识分子不敢发声,乾隆在朝堂上有着近乎绝对的话语权。“或推行新治,或整顿吏治,一往无前。”

乾隆时期的闭关锁国并非现在人们所想象的“老死不相往来”,恰恰相反,东西方的交流在当时已经很密切了。当时英国巴黎、法国伦敦最先进、最时尚的东西,过不了多久就会被送到乾隆手上。

乾隆时期,西方的工业革命正进行的如火如荼。问,假如乾隆在位时想效仿西方推行工业革命,有哪些有利条件?

申论智学特训小班,教你如何概括归纳!申论材料故事太多?自身积累不够不会归纳?申论智学特训小班,统统帮你搞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