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七岁写的打油诗,首句只有三字,却是人人会背的千古名篇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七岁的时候作了一首咏鹅诗,由此一举成名,被称为当世神童,这首诗也成了骆宾王一生中最知名的代表作。咏鹅诗通俗易懂,却非常生动形象,是现在的三岁孩童都能熟背的启蒙名篇。

七岁孩童的口语诗,成了千古传诵的启蒙名篇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小时候住在浙江义乌县城北的一个村庄里,村子里有个池塘叫骆家塘,春天来了,花红柳绿,碧水扬波,小骆宾王来到池塘边上,看到白鹅在池塘中愉快地嬉戏,于是出口成章,咏出了这一首五言绝句。

从作者的年龄上来看,骆宾王当时还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诗歌中没有多么深刻的思想,纯粹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对自己眼中看到的风景和事物进行了天真简单的白描。初唐时期诗歌还没有讲究严格的平仄格律,这首诗更像是一首用孩童口吻说出来的打油诗,但是却丝毫不影响其诗歌的内蕴和美感。

诗歌首句只有三个字,“鹅!鹅!鹅!”三个简单重复的鹅字,却将孩童看到白鹅后那种惊喜又欢快的神态写活了,读诗歌的时候,就好像是七岁的骆宾王在人们眼前欢快的叫喊,快看,快看,鹅,鹅,鹅!

先见其形,再闻其声,看到鹅以后,接着就听到了它们愉快的歌声,白鹅一只只地仰着脖子朝着蓝天欢快地叫着,就像是唱着一首首动听的歌曲。

诗歌的前两句字数不一样,句式也不对仗,但是后面两句却是非常工整的绝对。“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句子与句子之间对仗,白毛对红掌,都是鹅的身体部位,绿水对清波,都是池塘的水,动词浮对拨,都是鹅的动作;句子中间也自相对仗,白毛对绿水,红掌对清波。

在工整的对仗中,用白、绿、红、清四种颜色,画出了一副悠然活泼的白鹅嬉水图,鹅毛是白的,池水是绿的,绿色的池水衬的白色的鹅毛更加洁白;鹅掌是红的,塘水是青的,红色的鹅掌显得塘水分外清澈。在两个动词上,浮字显得悠然自得,拨字显得活泼可爱,颜色相对,动静相对,成为写鹅的千古名篇。

天才诗人,最终却下落不明

骆宾王因为一首咏鹅诗七岁时便享有神童之誉,长大后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

只可惜,古代的文人总是跟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从政是文人寻求进身之阶的唯一道路,骆宾王也没有逃脱被政治漩涡吞噬的命运。骆宾王选择的政治道路是跟随徐敬业一起起兵,反对武则天的统治,并亲自写下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骆宾王才华绝代,他起草的这篇历数武则天罪状的檄文,不仅没有惹怒武则天,反而打动了武则天。

据说武则天在看到讨伐自己的这篇檄文后,对作者的才华大加赞赏,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更是大为震动,问这篇文章是谁写的,有大臣回答是骆宾王所作时,武则天当即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不久之后,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也下落不明,有人说他为叛军说杀,有人说他遁入空门,遍游名山,年九十余乃卒。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更愿意相信后者,相信这首千古名作咏鹅诗的作者一定是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安然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每当我们读《咏鹅》时,眼前都能出现七岁的骆宾王那天真无邪的样子,不管诗人的一生过得多么困苦,他终于在他的诗歌中获得了永恒的青春生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