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乱政宦官,竟是皇室宗亲?同时又道出宦官乱政的根本原因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一个须发皆白的太监来到监狱,去看望一个下了狱的丞相。20年同朝终在丞相将死之刻吐露出自己的心扉,“我陪侍先帝30余年。天天服侍他吞服仙丹,云游四海,寻求什么长生不老之术。对什么万寿无疆、年华永驻,我从来没有相信过。我只相信现实,也只能相信现实。我与你们不同,我是个阉人。在先帝眼里我是个东西,在你们眼里,我是个影子,总而言之,绝不是个人。就连我自己,最近也觉得我好像都快不是一个人了。但是,是一团肉。既然投了胎,就个个想做个人。尤其想做个男人。唯一的神丹妙药就是权力。恐怕它就是最好的一张皮,你们没了他可以身着布衣回家种田,我没了它,那就是个鬼啊。我不要什么来世,也不寻求什么长生不老,我只要抓住权力。过一天正常人的生活,这对于我就是足足够够!”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了八九分。这一位太监,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祸国乱政终亡了国的赵高。

说起这赵高,出身却很高贵。赵高,嬴姓,赵氏,乃秦国庶出宗族。因其母犯事牵连获罪,净身进宫做了太监。赵高又是极聪慧之人,精通律法。赐以官职,并受命为始皇帝少子胡亥的老师。及始皇帝暴薨,二世年少继位。二世作为始皇帝最小的儿子,独得始皇帝宠爱,心智极不成熟。赵高在其幼时便以帝师身份伴在身边,颇为二世所依赖。

及二世即位,出掌朝政,懵懂亦如小儿一般。依如旧时,事事皆向“帝师”赵高请教。赵高早已在始皇帝旁相伴近二十余年,深通帝王权术,又对二世之秉性颇为了解。便一方面以“授业”的方式投其所好,愚弄麻痹二世。另一方面,挟二世年少无知,借二世之权一步步铲除异己,并于朝堂内外遍植党羽。如,谗杀李斯,取而代之;如指鹿为马,铲除异己。及至此时,二世仍以为赵高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教授自己帝王之道而已。却不曾想到,赵高早已有取而代之的野心。

及至天下大乱,已如水火之势。赵高终究掩盖不过,先下手为强,另其女婿杀了二世。当赵高之党羽赵成、阎乐一路冲杀及至二世面前,尚且问道:“我可以见一见丞相(赵高)吗?”至此,二世终于走了了他可怜、可悲又可恨的一生。

至此赵高虽欲自立,自知其势力亦不足,则立子婴为秦王(以为自己以后称皇帝留下余地)。不想子婴颇有才能(更或许是秦之宗室早已在二世登基之时为赵高所弑杀,除子婴外更无他人之故,不得已而立子婴),子婴立不及数日便杀了赵高。赵高皇帝梦未成终落得身首异处,只把一个强盛的大秦江山葬送殆尽而已!

赵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擅权乱政的宦官,也开了中国历史各朝代宦官乱政之先河。如,汉末之五常侍,唐之王振、杨复恭,明朝之魏忠贤。同样的入宫当了宦官,同样的权倾朝野,又同样落得身首异处。这个故事不停的中国各朝代历史重复的上演,只是换了主角而已。难道当他们权倾朝野之时从未想过自己终将会落得如何下场吗?或者说,他们从不曾听说前朝故事中乱政宦官终落得如何下场吗?我以为,他们是深知的。正如赵高所言“既然投了胎,就个个想做个人。尤其想做个男人。唯一的神丹妙药就是权力。”

正是因为其明知不久后自己终将身首异处,所以其为政更加残暴,为人,更为阴险残忍,贪图一时之享受。正如无家无室者,则无所牵挂畏惧,无财无势者更容易铤而走险。人在绝境之中不得积怨于胸,人在得意之时,应多想想后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