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名士,傅粉何郎,原来是曹操的养子和女婿!

《虎啸龙吟》何晏剧照

曹操养子,正始领袖——何宴

他是东汉权臣何进之孙,还是曹操养子和女婿。他作为正始名士引领魏晋风流,他的出身和玄思注定其被杀的命运。

时光可以退却其显赫身世的耀眼光环,却无法改写其作为玄学开创者的地位。何宴,在千年后仍被后人记起。

宫阙少年

何晏,字平叔,南阳宛人,祖父是与袁绍合谋诛杀宦官的汉末权臣、大将军何进。父亲何咸早亡,母亲尹氏于建安十二年,带着不满周岁的何晏,嫁给了当时实际上的北方皇帝曹操。何晏在少年时代聪慧过人,“晏小时养魏宫,七八岁使慧心大悟。众无愚智,莫不贵异之。魏武帝读兵书,有所未解,试以问晏。晏分散所疑,无不冰释。”《世说新语·夙惠》载:“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

爱才的曹操后来把女儿金乡公主嫁给何宴,也足见其对何宴的赏识。

跟着母亲住在曹家,但他坚持不改“何”姓,行动处总是要把自己和曹丕、曹植等人区别开来。曹操家宴时,何宴总是一个人坐得远远的。

《世说新语》记载,何宴在曹操家的地面上画了一个框框,自己站在里面,不允许别人进来。特殊的身世、寄人篱下的滋味,造就了他孤独、敏感、自尊的性格。

正始名士

汉末到魏晋,是一个统一王朝消失的时代。政治黑暗政坛倾轧,社会矛盾不断恶化,政局变幻不定,社会动荡不安。自黄巾大起义,随后军阀割据,三国鼎立,又有八王之乱、永嘉南渡、异族入侵,中原沦陷……

这些混乱而痛苦的历史事实,让当时的名士们思治而不得,苟全性命于乱世。那些循规蹈矩,那些道貌傲然,似乎都成了一个个玩笑。传统的力量在无形中消失,儒家学说沉沦,老庄思想复兴。

名士们在无望和绝望中选择了叛逆与逃避,表现出与传统伦理格格不入的豪迈与不羁,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魏晋风流”——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兰亭雅士、桃源陶令。而正始名士的领袖就是何宴。

何晏容貌俊美,喜欢修饰打扮,面容细腻洁白,超凡脱俗。后人把“傅粉何郎”作为典故,用来形容人面容白净漂亮,或是形容一些洁白的物品。如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题丁家公主旧宅》一诗中,就有“何郎犹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同是唐代诗人的宋璟在《梅花赋》中也有“俨如傅粉,是谓何郎”的语句。——爱美仪、好姿容是正始名士的个性特征和魏晋风流的重要风尚。

精神的苦闷使名士们体会到文明异化所带来的末世感。于是,药和酒,成为他们麻醉自己、减轻心头郁积痛苦的手段和避免政治迫害的护身符。带头服药的是正始名士,以何宴为首。

该药大多以矿石为基本成分,其中有一种以石钟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等5种无机物组成,名为“五石散”。服药后,精神进入一种莫名的恍惚状态之中,暂时超脱了尘世纷繁复杂的争斗。何宴之所以肤如凝脂,面白如玉,与服用寒食散有关。

正始名士开服石之先河,许多人纷纷仿效。到东晋南北朝时,服石也就演化为士大夫的一种风气。

魏晋清谈之风盛行,何晏清谈以三玄为宗:《周易》、《老子》、《庄子》。魏晋真名士,非于世无涉,在其放达之际,心怀家国人事,然世道不济,才无所用,故多为出世之流。

清谈,一则因社会迷茫,一则因情节清逸。所论者,皆为老庄之言,志在玄远高洁之境。竞事清谈,遂开一时风气。何宴等性真情纯,形容俊逸飘洒,常为越礼之姿势仪态。

鲁迅把魏晋风度归结为药与酒、姿容、神韵。这些集于一身的代表人物,非何宴莫属了。

何晏有文集十一卷,著有《论语集解》十卷、《老子道德论》二卷,《新唐书·经籍志》于道家老子下有何晏《讲疏》四卷。自何晏撰成《论语集解》后,为其作义疏者代不乏人。至北宋时,被收入《十三经注疏》。

《论语集解》

政治浮沉

曹操去世后,何宴因为其出身,还有叛逆放旷好姿容的个性而受到冷落和歧视。魏文帝曹丕谓之“假子”,此间何宴没有得到任何官职,“黄初时无所事任。”

魏明帝统治期间,何晏被封为关内侯,并加上了“驸马都尉”——这在当时是皇亲国戚一般都能得到的闲散虚职,时常陪同明帝游宴吟诗——一个高级文化倡优的角色。何晏自我感觉怀才不遇。

何晏等一大批出身豪门的青年士人,在洛阳中央政府任职却未被重用。他们以人物品评为中心,通过清谈论辨向政治哲学领域拓展,思想融合儒道,调合名教与自然。这是魏晋玄学思潮即将到来的前兆,正始之音的序曲。

在朝中当权派眼中,此乃危害社会稳定的非法结社,“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合党连群,互相褒叹。”“毁教乱治,败俗伤化”,应予严厉制裁。魏明帝迅速作出反应,下诏严办“浮华”案,将何晏、邓飏等人免官禁捆而收场。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寿终正寝。托孤给曹爽和司马懿两名顾命大臣,辅佐8岁的小皇帝曹芳,曹爽以皇族(曹芳叔叔)的身份擅权主政。

曹爽与何宴同为皇室家族成员,随着曹爽地位的上升,何宴受重用任吏部尚书。第二年,改年号正始,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何晏等“浮华少年”一变为正始名士,通过清谈,在意识形态领域发起了一场玄学思想革命,被后代玄学家誉为金声玉振的“正始之音”。

何宴所在的曹爽集团表面上占据上风,但司马懿集团具有潜在的优势。曹爽集团大部分成员大都是没有政治根基的年轻贵族子弟,相反,司马氏集团的成员基本上是曹魏政权的创建者,几十年的南征北战,使他们在军队和官僚机构中拥有雄厚的势力,门生故吏遍天下。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初六,司马懿趁曹爽等人陪同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高平陵之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政变,曹爽向司马懿投降。

四天之后(正月初十),曹爽兄弟及何晏等以“阴谋反逆”的罪名被斩首,诛及三族。正始集团瓦解,正始之音断弦……

何宴之死带有历史的必然性。

在政治上,他是司马家族与曹氏家族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作为曹氏家族女婿,先有何宴被司马懿诛族,后有嵇康被司马昭斩首,篡权者要斩草除根,京城洛阳一再上演血染的风采。

另外,在思想上,玄学作为传统文化的异端,有悖常理,离经叛道,其放旷癫狂的个性特征,被视为违背伦常的社会异类。

何宴在后世遭人贬斥,“何平叔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傅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段历史为篡权着书写,胜王败寇。另外,魏晋名士饮酒服石,放达出格。这种强烈的异端色彩,也为传统文化所不容。

王夫之拨开层层历史重压,评说道:“史称何晏依势用事,附会者升进,违忤者罢退,傅嘏讥晏外静内躁,皆司马氏之徒,党邪丑正,加之不令之名耳……何晏、夏侯玄、李丰之死,皆司马氏欲篡而杀之也。而史敛时论之讥非,以文致其可杀之罪,千秋安得有定论哉? ”

这位有批判精神和质疑能力的思想家的论辩,算是为何宴君平反吧。

(王 彦 故乡旧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