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帝师”陈宝琛的最后四年

在溥仪的数位老师中,陈宝琛是与溥仪相处时间较长的一位,对溥仪前半生的经历有过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九·一八”事变后,学生溥仪被日本人利用,相知多年的好友郑孝胥也成了汉奸。在这种情况下,年过八旬的陈宝琛不断通过书信、亲往长春面谏等形式劝阻溥仪勿当傀儡,以尽自己的“救世匹夫”之责。

清朝亡国后仍效忠溥仪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福建闽县(今闽侯县)人,出身“世代簪缨”的官宦家庭,21岁登进士第,35岁获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1911年7月10日,陈宝琛连接两道圣旨,第二道圣旨将陈宝琛封为溥仪的老师。陈宝琛的“帝师”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就在陈宝琛当上“帝师”的几个月后,辛亥革命爆发了,“帝师”的椅子还没坐热,烫手的山芋就来了。面对岌岌可危的形势,陈宝琛给溥仪上了一课。他分析指出,当时最主要的政治问题是作为立宪政体而新设的责任内阁有名无实,并没有负起完全责任,一切仍因袭“承旨书谕之旧”,而且亲贵把持权力令人不服。陈宝琛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下诏罪己”是不够的,必须“继以实事”,要从组内阁上,让老百姓看到清政府改革的真心。

然而,清王朝当时已经病入膏肓,就算神医在世也无法救其不死了。不久,宣统皇帝的宝座被掀翻了,溥仪只保留了皇帝尊号。当时,陈宝琛已65岁了,仍矢志效忠清室,每天入宫教溥仪读书。这时,陈宝琛的好友劝他说:“我公可以退罢。”但他执意不从。

陈宝琛把他对大清国的报恩之情寄托在对退位皇帝的授读之中。作为启蒙之师,他不但教会溥仪读书识字,还循循善诱地把他一步一步引导到人君培训的道路上来。溥仪也觉得陈师傅比其他师傅更亲近,这位“小皇上”一生中第一首“御制诗”就是8岁那年为陈师傅祝寿而写的,全诗只有16个字:“松柏哥哥,终寒不凋;训予有功,长生不老。”

张勋复辟时献出“安邦妙计”

随着年龄的增长,溥仪“逐渐懂得了读书和自己的关系”,对于将来如何当个“好皇帝”开始产生兴趣。从那时起,陈宝琛便开始向他的学生灌输政治意识。

首先是大骂民国。陈宝琛经常对溥仪议论说:“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国朝几百年深仁厚泽,人心思清,终必天与人归。”陈宝琛就这样教育溥仪,让他牢牢记住“民国总统不是东西”,唯有清朝皇帝圣明。

陈宝琛还教育溥仪要擅于识别“贰臣”。据溥仪回忆,陈宝琛曾列举许多“贰臣”的名字,如既当民国总统又兼清室“太保”的徐世昌,既为清东三省总督又任民国奉天都督的赵尔巽,当了清朝的道台又出任民国印铸局局长的易顺鼎等等。陈宝琛认为这些人做了民国的官,拿了民国的钱,是遗老中的变节分子,只能列名于“贰臣传”。面对上演“洪宪皇帝”丑剧的袁世凯,陈宝琛更认为是大叛逆,指袁为“元凶大憝,自作孽,必不得善终”。

1917年,张勋率“辫军”入京复辟,陈宝琛参与了从策划到实行的最重要的密谋和决定,并给溥仪出了几个大主意:一是禁止亲贵干政;二是当黎元洪表示不愿交出权力迁离总统府时,传旨赐他自尽;三是“辫军”被包围、皇宫遭轰炸、复辟濒临绝望挣扎的时候,给张作霖一道上谕,授其为东三省总督,命其火速“进京勤王”。第一个主意实行了;第二个主意溥仪未允,但黎元洪随即抱着民国总统印玺跑入了日本公使馆;第三个主意虽已实行,但带信的张海鹏刚出城就被讨逆军截获,致使复辟的最后希望破灭。

辞退伪职帮溥仪向日本争主权

身为“帝师”,荐举人才是陈宝琛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郑孝胥都是陈宝琛的至交,后被陈宝琛推荐给溥仪,他自1923年夏天入宫任职,后对溥仪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31年11月2日,在溥仪的《召见簿》上出现了日本驻辽特务机关长土肥原的名字。他是专门来劝溥仪“到东北去主持一切”的,并表示日本将“尊重领土主权”和他的“自主”。就在溥仪准备答应的时候,正在北京的陈宝琛看到报纸上有“土肥原欲携溥仪组织明光帝国”一类新闻,便匆忙返津晋见溥仪。溥仪这才把会见土肥原的详情告诉他,并答应再与身边老臣商量一下,于是就有了在静园召开的“御前会议”,会上陈宝琛反对溥仪出关北上,郑孝胥则主张速赴东北,两人大战若干回合。

辩论发生在11月6日,11月8日以后溥仪不再召见陈宝琛,直到11月10日,由日本人组织的汉奸便衣队大肆骚扰华界的“天津事件”,终于把溥仪送上开往辽宁营口的日本轮船。陈宝琛根本不知“皇帝起驾”的计划,更无法阻拦溥仪的行动了。

溥仪没有给陈宝琛继续留在自己身边当老师的机会,而陈宝琛对日本人的伎俩和溥仪的处境与前途似乎也早已看透,他对郑孝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陈宝琛认为,长春顶多可视为“陪京”,眼下的局面不过为一时之势。他告诫郑孝胥等不要忘了为溥仪争取真正的皇权,而他自己也不会忘记为溥仪入主中原效力。后来,溥仪给陈宝琛安排了相应的职务,但是陈宝琛辞掉这个伪官职,换得自由身。

陈宝琛在1935年3月5日去世前,曾两次来到长春,均表达了上述主张,也在长春以外的地方积极为溥仪做着争取真正皇权的努力。陈宝琛去世后,溥仪特谥“文忠”,晋赠“太师”,以表达他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