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密诏诛杀郭威,郭威在诏书上加了五个字,激怒三军回京兵谏!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116篇

1

辽天禄四年(隐帝乾祐三年,公元950年)春,后汉君臣正在筹划郭威以枢密使之尊出镇邺都(河北大名),加强边防之际,南唐元宗李璟派遣国信使赵延嗣和张福渡海访辽,恭贺辽世宗耶律兀欲去年底征讨后汉,大胜而归!

饱受中原政权凌逼的南唐深谙“远交近攻”之道,自开国皇帝李昪始,就加意与辽交好。无论晋、汉交替还是此后的周、宋禅代,南唐始终结辽为强援,以保持地缘均势。

早在会同元年(公元938年),两国间便进行了一次空前的海上贸易。辽太宗耶律德光派船队从辽东半岛出发,越过后晋海域,驶至南唐海州(江苏连云港),出口了三万只羊和三百匹马,购回了等值的绸绢、茶叶和药品等商品。

辽世宗即位后,李璟数次提议联手伐汉。可是,李璟填词吟诗冠绝当世,“小楼吹彻玉笙寒”传诵千古,打仗却是“弱鸡”一枚。

辽世宗知道指望不上他。九月秋浓,他摆驾西行,考察沿线地形,远至云州(山西大同)境内。本来,辽军历年主攻方向均为镇、定二州(河北正定、定州),因本年五月,郭威驻守镇、定后方的邺都,辽世宗打算避虚就实,经太行山西麓攻打河东。实地考察之后,他感觉西线道路崎岖,且相对贫瘠,对于基本不携带粮秣的辽军来说,无法因地就粮。所以,辽世宗决定还是依照传统路线行军,多一个郭威就当“搂草打兔子”,正好弥补上次没有直接交锋的遗憾。

十月份,兀欲二度南侵。郭威仍以“鸵鸟政策”应对,稍有区别的是,他去年屯兵邢州(河北邢台),今年龟缩在离前线更远的邺都。

辽军铁骑不出意外打爆了义武、成德两大节度战区,先后攻克安平(河北安平,衡水属县)、内丘(河北内丘,邢台属县)、束鹿(河北辛集,石家庄属县)等城,直到辽太宗驾崩的栾城附近。

三年前,辽世宗就是在这为北、南院大王等重臣拥立为契丹之君。此番重来龙兴之地,兵锋所指,无不望风披靡,何其快哉!

假如战事持续,汉军再败,郭威前两次胜利好不容易累积的声望一旦折尽,新一代“战神”的光环必将破灭!

偏偏此时天假其便,郭威突然班师回京(我有事走先,并非打你不过),一世令名终为保全!

2

十一月十四日夜,驻节澶州(河南濮阳)的镇宁军节度使李洪义(李太后弟弟)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近卫军步兵总司令)王殷遣使来报:

昨天清晨,入宫早朝的右仆射兼枢密使(宰相兼国防部长)杨邠、

侍中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宰相兼近卫军总司令)史宏肇、

同平章事兼三司使(代宰相兼财经委员会主任)王章

于永福殿外的长廊中被隐帝刘承祐命武士乱刀杀死!

稍后,以上三人以及郭威、宣徽南院使(大内总管,此时在郭威军中为其副手)王峻等五家亲眷不分老幼良贱,惨被屠戮殆尽!

刘承祐另降密诏两道,令李洪义处死同驻澶州的王殷(他是史宏肇的副手,一向亲密);令抗辽前线的马军指挥使郭崇威、步军指挥使曹威在邺都发难,就地斩杀郭威,带其首级回京缴旨。

帝国顶级勋臣横遭灭族之祸,高祖刘知远钦定的四大顾命大臣已去其二(杨邠、史宏肇),还要除掉手绾天下兵符的郭威等人,李洪义哪敢下手!他担心事机不密反害己身,干脆唤来王殷,和盘托出。王殷大惊失色,立即差人飞马走报郭威,请其定夺!

年方二十的少年皇帝刘承祐把军中之事想得太过简单,李洪义不敢杀同仁王殷,郭崇威和曹威难道会忍心杀长官郭威?他俩前脚接旨,后脚就原封交予了郭威。

3

两份“催命符”相继而来,郭威如闻晴天霹雳,他自叹命不久矣,又心伤阖族亲人阴阳永隔,不由得老泪纵横,嚎哭着对身边智囊魏仁浦(此后的北宋开国三相之一)说:“天亡我也,奈何,奈何!”

天雄牙内都指挥使(天雄战区节度使直属部队指挥官)郭荣听到养父传唤,匆匆赶来,知晓内情后,父子二人相抱痛哭。

魏仁浦看罢诏书,微一沉吟,劝止了郭威父子,慨然说道:“郭公您是国家柱石,功名素著,况且握有精兵,领有重镇。事已至此,难道坐以待毙?在下有一计,定能让三军将士感奋,甘心为您前驱!”

说毕,魏仁浦提笔在密诏中略加几字,将“诛杀郭威”一句更动为“诛杀郭威及以下诸将”,给郭威过目后重新誊正封好。

夜半时分,郭威将城中将校悉数招至官署,把三位宰执大臣死难的惨状告诉了他们,并取出“密诏”交给众人传阅,假惺惺地说道:“我受先帝知遇之恩,从微贱的小卒直升至顾命大臣,先帝临终前,亲自托孤给杨、史诸公和我。我等鞠躬尽瘁,共辅朝政,没想到他们竟被无端杀害!如今圣上有旨,要取我与各位兄弟的性命。万千大罪,自应由我一人承当,怎么能连累兄弟们?你们速速奉旨,把我的首级送往东京,想必能够脱罪免祸!”

诸将见诏书上白纸黑字,分明要置众人于死地,早就炸了锅,又听到郭威“脱罪”一说,更为激动,以郭崇威为首的将领纷纷嚷道:“这一定是窃据权柄的小人捏造罪名,盗发圣旨。如果让他们得逞,国家岂有宁日!?我等愿随您挥师东京,入朝当面剖白,清君侧,安天下!”

一时间,邺都三军嚣叫,“清君侧,安天下”之声响彻暗夜!(待续)

参考书目: 欧阳修《新五代史》 司马光等《资治通鉴》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