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人的“追猎者”:马夏尔坦克歼击车

作为第三帝国的弱小盟友,二战中罗马尼亚留给人们的印象只是德国装甲雄师的主要油料来源地。其实罗马尼亚的军工部门在二战期间也开发过几种别具特色的武器,其中之一就是今天要介绍的马夏尔坦克歼击车。由于本身是不发达国家,罗马尼亚军队长期以来军备落后,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在跟随德军攻入苏联境内后,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弊端尤其致命。尤其当苏军KV-1和T-34这样的钢铁怪物在前线出现时,罗马尼亚人简直拿不出摧毁敌军坦克的办法。

东线战场上的罗马尼亚士兵

罗马尼亚陆军于是向军工部门提出要求,希望得到一型能够搭载大口径反坦克火炮的轻型坦克歼击车。由于德军在前线吃紧,不能拨出多余的发动机和火炮让罗马尼亚人研究新兵器。不得已,罗马尼亚的军工人员只有从前线捡来缴获的苏联T-60轻型坦克和122毫米M-30榴弹炮,紧急拼凑出一辆火力凶猛的轻型坦克歼击车。

二战前苏联生产的T60轻型坦克

当时轴心国同盟俘虏了大量T-60轻型坦克,所以车体供应是完全足够的。而为了搭配苏系车体,罗马尼亚人决定用苏联122毫米榴弹炮,作为歼击车的主炮。M-30榴弹炮可以发射破甲弹,最远能够打击2000米上的装甲目标。这种火炮被轴心国大量缴获后,广泛运用于德国、芬兰等国的军队中。

苏联生产的M-30榴弹炮

罗马尼亚人将T-60的炮塔拆下,在车体四周都铆接10到20毫米的装甲板,再装上榴弹炮,就是最早的马夏尔坦克歼击车的原型。据说该车的名称来源于罗马尼亚王国陆军元帅安东尼斯库,他用其军衔作为新式战车的代号。

二战中的罗马尼亚独裁者 安东尼斯库

1943年,布加勒斯特兵工厂生产的第一辆马夏尔原型车进行了测试。原先德国工程师担心T-60车体太轻,会被122毫米炮强大的后座力掀翻。实验证明,这种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但T-60狭窄的车内空间的确阻碍了榴弹炮的正常发射。马夏尔坦克歼击车的前四个型号M00 M01 M02 M03都配备两名成员,即驾驶员和炮手。这和T-60坦克的乘员配置是一样的。如果再塞进来一门榴弹炮,车内空间就所剩无几了。

马尔夏坦克歼击车的3D模型

后续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改进车体上。比如增加车宽和车长,并加固车体以更好的应对后座力。在生产工艺上将铆接装甲改为焊接装甲,在车体内部用隔板区分出发动机舱、驾驶舱等。

虽然接下来的一连串测试显,示该车性能尚可,榴弹炮发射的破甲弹威力也足够强。但罗马尼亚仿制的PAK40反坦克炮已经1943年10月测试成功。罗军工部门遂决定弃苏式火炮不用,为马夏尔战车装备最新的仿制PAK40 75毫米反坦克炮。

轴心国制造的PAK40

反坦克炮1944年1月制造的M04型原型车,就是经过重大改进的全新原型车。除了装备75毫米炮之外,还是用法国造120马力发动机替换了原有的苏式发动机。该发动机即战前法国霍奇基斯H-39轻型坦克所用同款发动机。经过改进的马夏尔坦克歼击车,不仅火力强大,而且具有良好的机动能力。据说其在试验场上的机动能力展示给前来参观的德国代表留下深刻印象。

对马夏尔坦克歼击车感到满意的罗马尼亚陆军,准备将该车投入大规模生产。为此他们特别派人去德国观摩学习,希望获得制造大量装甲车辆的经验。军方另向法国方面订购了1000台发动机,并且和瑞士、瑞典等相关零部件厂商签署了零件订购合同。德国人还派技术人员前往罗马尼亚兵工厂进行指导,并为马夏尔战车提供了瞄准镜、无线电、装甲板等部件。

1940年被德军大量缴获的法国H-39轻型坦克罗马尼亚原先准备在1945年1月可以批量生产该车。但在1944年8月,罗马尼亚就发生政变,法西斯政府被迫下台。到9月12日,罗马尼亚退出战争。马夏尔战车的所有制造材料及图纸随后被苏联军队没收。该车后续情况再也无人知晓。

德军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也受到了罗马尼亚人的启发一直有种说法,马夏尔战车的实地测试证明了如果火炮基线足够矮,大口径火炮的后座力是不足以对轻型底盘构成致命性威胁的。德国人正是在参观马夏尔战车的测试时了解到了这一点,才有了开发后来名声赫赫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想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