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趣的载人飞行

仿鸟飞行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公元19年,在王莽征兵而来身怀奇技的人当中,有个人自称会飞,且一日千里。王莽听后大悦,让他当场实验。随后这位无名氏用大鸟的羽毛做成了两子大翅膀,绑在双臂,全身上下也插满羽毛,然后加固成一体。史书中并未提及此人是如何飞起来的,但明确记载“飞数百步,坠”。

时至今日,我们很难再去追溯,无名氏采取的是滑翔飞行还是振翅飞行,亦或者二者并用。甚至我们也无法定论这种飞行有什么实用价值。但在那科学知识匮乏的年代,确确实实是一件前无古人的创举。

图片来源网络

风筝飞行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最早的风筝(木鸢)为墨子所创,《酉阳杂俎》亦记载“鲁班作木鸢乘之以飞”,但从当时的科技水平来看,这种说法是不足为信的。

另据《隋书·刑法志》中记载,北齐文宣帝“受佛界”,既命令囚犯乘风筝从六七十丈高的金凤台跳下,如安全落地即可赦免。谓之“放生”,结果自然“坠皆至死”,唯独一个叫元黄头的随风飞到城外安全落地,尽管后来文宣帝食言,元黄头“付御史狱,乃饿杀之”,但从结果来看,这是一次成功的飞行。

图片来源网络

火箭飞行

苏联火箭学家费奥多西耶夫及西亚列夫在《火箭技术导论》中说“中国人不仅是火箭的发明者,而且也是首先企图利用固体燃料火箭将人载到空中去的幻想者。”这里所指的“幻想者”便是明代官吏万虎。

在1500年前后,万虎做了一次大胆的飞行实验,他先是制作两个大风筝并排安放,再将一把椅子固定在风筝之间的构架上,然后在构架中绑了47支他买到的最大火药箭。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万虎坐在椅子上,命仆人按口令点燃47支火箭,随后万虎和火箭喷出的火焰在烟雾中消失了。

1945年,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基姆在其名著《火箭与喷气》中叙述了万虎的实验,秤他为“试图利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德国火箭学家威利·李在其《火箭·导弹和宇宙航行》一书中谈到万虎的业绩时写道,“这位博学而勇敢的中国官员,在1500年左右,通过发明并试验一种火箭飞行器,颇有些壮观的自我牺牲了”。为了表彰万虎的贡献,美国科学家以他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

图片来源网络

原始飞行器飞行

到了清代,我国飞行史出现了一项颇有意义的发明,世界上第一架原始载人飞机---徐正明的“飞车”。

《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有奇肱国人“能作飞车,从风远行”的事,东晋葛洪也曾提出制作“飞车”的设想,却一直没能实现。到了清初期,一位名叫徐正明的造车工匠终于将“飞车”

变为现实。据《吴县志》援引《香山小志》记载,这种“飞车”构思精妙,“下有机关,齿牙错合”,“人坐椅中,以两足击板上下之机,转风旋疾,驰而去”“离地尺余,飞度港汊”。

虽然“飞车”也已失传,但是我们根据史料不难推测,“飞车”装有齿轮,“车翼”。有点像如今的滑翔机。

再后来为世界所熟知的俄国人莫扎伊斯基在1882年发明的载人飞行器,比徐正明的“飞车”晚了200余年。

图片来源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