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七国的文字差别有多大?1个字7种写法!

汉字的起源是多源头的,但是到了商周时期,中国的文字基本上是比较统一的,毕竟当时会写会读的人非常有限,尽管当时存在大量的异体字,但“规范字”还是占主流的。

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战争成为当时的常态,各个诸侯国纷纷摆脱周天子的统治。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诸侯力政不统于往,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即,诸侯不仅在政治上摆脱了周王室,在衣冠、语言、文字上也纷纷形成独立的系统。

即便是天下文字分成了多个派系,但是中国文字本是同源,而且七国之间虽然常常爆发战争,但是文化上的交往非常频繁。

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周游列国,甚至佩戴六国相印,这就说明当时语言、文字的区别是不大的。并且,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也证明,当时七国之间文字的差异远远没有简化字与繁体字的差别大。

说一个著名的例子,那就是秦始皇读《韩非子》。话说韩非子是韩国的贵族,因为在韩国不受重用,所以他就写了一本《韩非子》。这本书后来被秦始皇看到,秦始皇彻夜不眠的阅读,甚至还发出了“若能见到此人,我死而无憾”的感叹,由此,其实就可以证明当时文字是有多么相近。

即便各国文字差别不大,但当时已经显露出文化大分裂的倾向,如果没有秦始皇的统一,后果不堪设想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