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日军让无数人痛恨,但他们携带的这几样东西却让人羡慕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对我国的迫害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当时,由于我军的实力薄弱,所以被打败是常有的事情。虽然后来,我们的团结一心将日军打的节节败退,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造成这样的结果,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军事装备的问题,在抗战期间,日军到底携带了哪些让人眼红的“东西”?

抗日战争期间,装备精良的日军,每次作战的时候都会准备充足的物资。日本士兵除了每天标准化定量的三餐外,偶尔也会随身携带一些零食。首先,为了迅速补充士兵的身体能量,日本政府从美国进口了一些牛肉罐头,主要还是因为日本的畜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无力支撑巨大的战争消费,所以只能进口。还有一些特制的午餐肉罐头,虽然是肉罐头,但是里面的东西并不都是肉,还有一些混杂的菜,放在现在肯定是没人吃的,但是在当时对于我军来说已经非常好了。主食是压缩饼干,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但据说日本科学家花了很长时间制作美味的压缩饼干,但是成品到了士兵手上,却没有一个好评。

然后是日本陆军在战争中携带的弹药盒,一般都是用牛皮制成的。但在后期,由于日本皮革的短缺,逐渐被人造革取代。不要觉的这个东西普通,但是即使是第八路军的士兵看到他们也会红眼的。为什么?起初,抗日战争期间,我军几乎没有食物,甚至作为主要的弹药武器,也是非常的短缺的,在上战场的时候,每个士兵才会给配发五发子弹,电视上看到的都是假象。如果在战场上缴获敌人一个弹药盒,就能让你开心的飞起来,日军佩戴的30式弹盒可以装一百多发子弹。

还有就是日本士兵的刺刀。为什么在有枪的时候,人们随身还会携带一把刀呢?事实上,刺刀的作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首先,日本军队的大部分应急食品是罐装的,如果有一天一个士兵得到罐头食品,但是不能打开它,那岂不是亏大了?所以刺刀的功能之一就是打开食物。其次是生活必需品,在野外作战的时候,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日军要求每一个士兵配备刺刀,都是为了偶尔需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防止士兵在子弹打完后没有防御武器。

虽然上面的部分告诉我们,每一个日军可以得到一百多发的子弹,可是每场战役最少也得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混乱中找不到补给的地方,就得有一个防御的武器。此外,当时日本军队使用的武器是38支步枪,子弹五发,一分钟内射出五颗子弹的非常容易,一百多发也就可以抗半小时,所以刺刀在战场上尤为重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