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为何孤注一掷的与朱元璋决战潘阳湖?

洪都之战不仅打败而且损失了步兵的主力,陈友谅已经没有力量在与朱元璋决战陆地了,而此时水师力量尚且完好无损,经过其站前的动员军心大振,陈友谅决定利用水师的优势从而钮败为胜,进而完成剿灭朱元璋的初心。为此陈友谅命令水师全力备战,并把全部船只集中在湖面宽广的潘阳湖,等着朱元璋水师到来后决一死战。可当陈友谅水师全部进入潘阳湖后,朱元璋派重兵封锁了番阳湖的进出口,陈友谅不但不去主动防备给自己留条逃生的后路,反而孤注一掷的任期封锁只顾在湖内备战,为何一世枭雄的陈友谅会有如此的战略短视?

一、利用坚船利炮才能反败为胜

多次与朱元璋交战后陈友谅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朱元璋打仗往往都是攻击薄弱点,而遇到强敌后从不恋战主动退却。在步兵损失殆尽的情况下,唯一能拿出决战的力量就是水师了,好在自己船坚炮利又战船居多,反观朱元璋部不但船小炮少,水师也是刚经训练数月的新兵,在面对自己这只久战沙场的水兵时肯定会一击而溃,到时候自己就可以例如水师的优势击败朱元璋水师后顺江东去直捣金陵,到时湖面的封锁不但自解自己还可以反败为胜。而面对自己的强大水师,朱元璋即使敢迎战估计也会心虚,手下的将士们大都不习水战失败是肯定的了,自己利用优势兵力攻打朱元璋的弱势,说不定还能活捉朱元璋。

二、置死地而后生方能脱险而生

作为元末枭雄陈友谅最佩服的就是楚霸王项羽的置死地而后生的气魄,最终击溃强大的秦军百二秦关终属楚,自己也需要拿出奋死一搏的气概来。此时军心刚刚被提振,将领们也都甘心去杀敌迎战,这个时候大家同仇敌忾共同杀敌,汉政权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而如果此时畏手畏脚的,给自己留有充足的退路后斗志必然下滑,而将士们的士气必然会再次下挫。而如果断绝退路决一死战后,将士们就只能决一死战才能生还,反而战斗意志会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为后面的潘阳湖决战打下坚实的基础。历朝历代的战争中往往都是因为统帅的临战脱逃造成军心不稳,从而让敌军快速突破防线导致失败,自己作为一代枭雄战死也不能当逃兵。

三、诱导朱元璋与其决一死战

陈友谅深知自己此次出征立志消灭朱元璋,而朱元璋何尝又不是想在此战中剿灭自己,作为当世两位心怀天下的英雄人物,彼此是敌人往往又太过熟悉对方了。自己退却潘阳湖不留后路后,朱元璋在得到这个消息后肯定会倾巢出动的,那样自己就可以在此与其决一死战,再也不用担心朱元璋不敢全力迎战而无法消灭其主力军队了,当时候只要在潘阳湖把其消灭了,何必在劳师动众的跑到金陵攻城。

正是基于这些,陈友谅把水师全力退却到潘阳湖,进而诱导朱元璋在湖中与自己决一死战,而凭借自己的坚船利炮是可以一击而中彻底的消灭朱元璋的有生力量,从而 加速自己统一天下的步伐。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陈友谅的计策被朱元璋摸得一清二楚,反而利用其弱点并善加利用,最终在潘阳湖水战中以少胜多打败陈友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