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历史的小人物:他背叛袁绍投奔曹操,出一计策,改变战争结局

三国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北方霸主的地位,这场战斗也成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不过真正改写这场战争结局的,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谋士,因为他的一念之差,让优势彻底倒向了曹操这边,袁绍军也因此被彻底击溃,再也没有还手的机会。

这位谋士就是许攸,也是曹操的发小。本来他是袁绍手下的谋士,但是因为在官渡之战期间,他提出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再加上他的家人犯法被袁绍都抓了起来,一怒之下的他半夜骑着马去找自己的发小曹操去了。

也正是因为他提出了奇袭的策略,让袁绍军的粮草被悉数烧毁,虽然袁绍部队的人数多,但是粮草被烧后人心涣散,这也是为什么曹操能够击败袁绍的原因。仅仅是他的一条意见,就改变了一场决定北方霸主的战斗,这样的作用可以说是非常大的。

在官渡之战的前期,袁绍带了十万的兵马,打算灭掉曹操拿下许都,这样一来掌控天子的就是他了。在双方开战后,刘备认为袁绍最终会取得胜利,于是他联合了袁绍军一起抵抗曹操。之后曹操把主要兵力都放在了对付刘备的身上,本来袁绍能够从后方一举击溃,但是他却没有采纳谋士田丰的意见。

之后刘备被击败,曹操带着大军重新回到了官渡地区,二人也正式拉开了北方霸主的争斗。交战初期曹操为了掌握优势主动出击,再加上关羽在白马坡斩了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导致袁绍军遭受了惨重的打击。不过远袁绍的兵马实在太多,所以即便是这样,曹操也没拿到多少优势。

双方僵持后比的就是粮草了。谁的粮草多,谁坚持的时间长,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而袁绍占据着冀州地区,不论是兵力还是粮草数量都要比曹操更充足。于是袁绍也不出军,就和曹操对峙,到最后曹操的军粮实在顶不住了,还向后方的荀彧索要过一次。

不过荀彧也拿不出来那么多的军粮,只能告诉曹操要坚持住。结果这一坚持不要紧,却坚持来了许攸。曹操正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许攸就半夜跑到他的大营了。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光着脚走出营帐迎接许攸。

许攸一看自己的发小对他如此重视,也没和曹操绕弯子,问清楚魏军的军粮情况后,他就提出一个计策,他让曹操派一支轻骑军,加班成了袁绍军,而且还让他们带上了柴草。袁绍的兵力都在前线和魏军对峙,只留下了很少的部队驻守粮草。

魏军一路上骗过了袁绍的部队,顺利地到达了袁绍存放粮草的乌巢。当时守着粮草的只有一千余人,领头的叫淳于琼,曹军放火烧营,因为来得突然他们并没有准备,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粮草军就被打的大败,淳于琼直接被斩了。

袁绍刚听说粮草被烧后,马上就派了张郃等人前去攻打曹操的大本营,刚打了没一会儿就传来了粮草被烧光的消息,无奈之下这些人放弃了进攻,直接投降了曹操。此后袁绍军不战自溃,十万的大军就这样消失不见了。

袁绍逃跑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了八百精兵,彻底失去了和曹操争夺霸主地位的权利。曹操在经过休养之后,带足了军队直接占领了冀州,袁氏一族也退出了三国的舞台。这一战不仅对北方有极大的影响,也间接地改变了三国的格局。

如果不是许攸,官渡之战的胜者很可能是袁绍,毕竟当时的曹操已经被逼上了绝路。如果袁绍胜利,以他深厚的实力,肯定会紧接着向南进发,像刘备这种小势力,只要眨眼之间就能够覆灭,可见许攸这一小小的举动有多大的影响。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许攸居功自傲,自己不是什么出色的谋士,但是凭着这件事,以及和曹操从小的交情,他经常不给曹操面子,让曹操下来不台,最后被曹操直接干掉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