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驾崩,痴情皇后欲寻短见,臣子及时救下,王朝因此延续七十载

古代执政的女人,有秦芈太后,汉窦太后,唐武则天,北魏冯太后,清慈禧太后,……众所周知,古代是不允许妇人干政的,这些女子上位以来,有的是促进的国家的发展,有的则加速王朝的堕落。

北魏冯太后冯氏原本是北燕的皇族,北燕灭亡,冯氏的父亲冯朗不知何故受一桩大案牵连,后来冯朗死了,冯氏因为年纪尚小被收入宫中做婢女。刚好当时冯氏在宫里有一个做昭仪的姑母,所以冯氏虽然是奴婢也没有怎么吃苦,并且在她13岁那年被拓跋濬(文成帝)相中,做了贵人。冯氏聪明贤惠,很得文成帝欢心,两人度过了很恩爱的一段时光。

冯氏虽然没有孩子,但还是在公元456年时被册封为皇后,并收养了拓跋弘。拓跋弘的生母在他被立为皇太子后便被赐死了——北魏后宫规矩:凡是皇子被立储,为防止日后其生母专擅朝政,一律赐死。

冯氏被立为皇后九年后,文成帝逝世,因为帝后之间的感情很深,冯太后悲痛欲绝,终日以泪洗脸,在三日后文成帝“烧三”(烧掉死者衣物,这种风俗在如今中国北方的农村还有)之时,忍不住投向大火里,想要追随文成帝而去。周围的侍卫大臣一看到马上冲上去救了冯太后一命。冯氏醒后,也许是看开了,也不再寻死,专心养育教导拓跋弘。拓跋弘在12岁这年即位(为献文帝),冯氏被尊为皇太后。

见献文帝与冯太后孤儿寡母,朝中一些权臣如太原王乙浑起了篡位之心,准备谋反,朝中早有人将此事告知冯太后,冯太后于是秘密行事,命令拓跋丕等人率兵抓拿乙浑,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住了。其实当年冯太后在文成帝身边,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文成帝用人不拘于民族,重用汉族,重视有才能之人等,都对冯太后的施政风格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公元467年,冯太后长孙拓跋宏出生,不久她便决定把政事转交给已经长大的献文帝,自己在一边享受天伦之乐。献文帝执掌朝政后,开始铲除冯太后的男宠,任用冯太后不喜欢却真正有才之人。一开始,冯太后还忍着,直到献文帝把自己最喜欢的情人也杀了。冯太后忍无可忍于是发动政变,逼着献文帝禅位去做太上皇,立长孙拓跋宏(孝文帝)为新皇,自己重新临朝听政。

不过冯太后对于已经是太上皇的献文帝仍然不放心,在公元476这年,冯太后趁着献文帝前来看望她时,命令周围的伏兵抓住献文帝,强行扣押,不久后去世,当时很多传言都说是冯太后杀害的。

献文帝死后,冯太后开始整顿朝政:整治贪赃枉法的官员、整顿吏治、培养贤能之人、任用宦官符成祖等人同时对他们行为加以限制避免宦官之乱、实施和三长制……与此同时,冯太后私生活依然无所顾忌,看上了不少男子,不过这些男子中若是有才能之人,冯太后都会给他们一官半职做,除此之外,冯太后对于孝文帝也是认真培养,亲自写了劝诫歌和皇诰来教育孝文帝。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她临终之前,曾经嘱咐丧礼从简,不得奢华。陪伴养育自己多年的祖母离开,孝文帝伤心之至,还在冯太后陵墓旁边为自己选了一块地,准备百年后就安葬此处。

冯太后15岁成为皇后,之后执掌北魏朝政多年,虽然有过政变,养过情人,但是她辅佐两代北魏皇帝,为王朝续命七十载,这份稳定社稷的功劳应被后世所铭记。

文/望夷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