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1800年的历史,殷墟考古撑起了“半边天”

近日,安阳殷墟及其周边区域频遭盗掘,文物流失严重,这座被评为20世纪百大考古发现之首的商朝都城遗址,再次回到人们关注的视野中来。殷墟是商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自上世纪初被发现以来,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珍贵的文物。尤其是甲骨文的发现,将中国信史的年代提前到了3000多年前的商朝。其实,相对于其他先秦都城遗址,诸如夏、商、周都城的考古,殷墟的考古的完整性和出土文物的丰富性都是名列前茅的,她甚至比较晚的周朝王都遗址出土文物更加丰富。

夏文化探索重要都邑二里头

夏朝都城考古谜团重重

根据史书的记载,夏朝前后相继有阳城、阳翟、斟鄩、老丘、安邑等几个都城,其中以斟鄩和老丘建都时间最久。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考古学者分别在河南的登封王城岗、洛阳二里头发现了与史书中记载的禹都阳城,和夏朝中晚期都城斟鄩(zhen xun)位置异乎寻常一致的遗址,但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并未出土能明确遗址年代归属的重要文物(主要指文字),所以到现在为止,考古界迟迟无法对两座遗址进行定性。尽管王城岗遗址和二里头遗址是禹都阳城和夏都斟鄩的可能性极大,由于缺乏如殷墟甲骨文那样实证,这层窗户纸我们至今不能捅破。

新版历史教材对夏朝都城遗址的描述

殷墟撑起了商朝考古半边天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能迁都的朝代了,“前八后五”灭夏前后共计迁都13次。到目前为止,共发掘了三座商朝都邑级别遗址,按年代早晚分别是洛阳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和殷墟遗址。商朝人将都城称为“亳(bo)”,每迁都到一个地方,都以亳代称,比较有名的是西亳、南亳和北亳。除了殷墟可以确定是史书中记载的“殷”、“北蒙”,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至今也无法断代是哪座亳都。不过商朝考古靠殷墟撑起了半边天,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丰富,殷墟从文化分期到环境;从人种、人口、家族组织,到建筑业、手工业(如铸铜、制玉、制陶、制骨);从农业到埋葬制度、祭祀制度;从文字到艺术以及晚商社会的性质等不断被构建起来,商朝逐渐成为信史朝代。

殷墟撑起了考古半边天

尴尬的周朝都城考古

相对来说,周朝考古就比较尴尬了。因为相较于夏商来说,周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朝代,并且已经进入信史的年代,文献资料丰富,但周朝王都考古现状却比较尴尬。首先,根据历史记载,周朝灭商之前,都城在周原一带,灭商前迁居丰镐,灭商后武王命周公营建洛邑,迁九鼎。至西周末年犬戎破丰镐,周平王东迁洛邑,周朝前后相继800余年。这么说来,周朝应有周原、丰镐、成周(洛邑)三个都邑级别的遗址。然而考古现状是,除了周原出土了丰富的窖藏青铜文物外,丰镐考古80年,发现文物寥寥,甚至连大型的宫殿遗址都未明确。成周(洛邑)遗址被汉魏洛阳城严重叠压,也未有可媲美殷墟甲骨文、司母戊鼎等重要的文物出土。

周朝考古,颇为尴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