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14岁进宫为妃,仅20天被迫殉葬,死前写下绝命诗令人落泪

导语:女子14岁进宫为妃,仅20天被迫殉葬,死前写下绝命诗令人落泪!

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特别的卑微,在一些朝代甚至存在殉葬的制度。活人殉葬最早可以追溯至殷商,到汉朝时被废除了。然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下了一道遗诏,令这一制度再次复燃。并且,这次殉葬的苗头,直接指向了后宫中千娇百媚的宫妃。

明朝历代的嫔妃中,因殉葬而死的有将近百人。在这些殉葬的嫔妃中,有一人最让人感到悲哀。因为她殉葬时才14岁,刚进宫20天,还没得到皇帝的宠幸,就被列入了必死的名单。她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妃子,名字叫郭爱。

郭爱出身书香世家,才貌双全,小小年纪成了闻名当地的才女加美女。在当时,大家族都以女子进宫为荣耀,所以郭爱14岁时也被送进了皇宫,成为明宣宗朱瞻基的妃子。

郭爱应该是不愿意的,像她这样的才女,自然不想一生都被锁在深深地院墙中,但她没得选择。从她出生起,家族就为她设计好了出路。既然来到深宫里,郭爱也想为家族、为自己努力一把。

然而,在郭爱进宫20天后,宫里传来了一个噩耗——朱瞻基驾崩了。皇帝升天,举国同悲,但郭爱的悲伤更深。因为她是为自己而悲的,因为她就要以14岁的芳龄殉葬了。花样的年纪,还没来得及绽放,就注定要凋零。

郭爱自从听到皇帝驾崩的消息,泪就没有断过。在难过中,郭爱最后一次提起了毛笔,她为自己写下了一手《绝命词》。郭爱刚写完放下笔,就有几个太监来到她的宫里,请她上路了。太监们拿着白绫,将郭爱活活勒死了。

郭爱死时,手里紧紧握着那首《绝命词》。太监们从郭爱手里拿出来,打开一看,竟被诗中内容感染得泪流不止。

这首诗哀哉!悲哉!其内容是:

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

生而如梦兮,死者觉也。

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

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自古红颜多薄命,郭爱也没能逃过这个恶性循环,但真正害她丧命的却是万恶的活人殉葬制度。

明英宗朱祁镇终于看不下去了。据说他的皇后不能生育,但朱祁镇不希望在自己死后,让皇后殉葬,所以他下旨废除了这一恶习。不管原因为何,朱祁镇总算是修正了老祖宗犯下的错误,是好事一件,大家怎么看呢?

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