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写给雪域的祭文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欢迎收听西陆夜读“关山月”。

2020年6月29日,战区陆军某旅原火力科科长倾志明牺牲在青藏高原,西陆强军号曾对他的事迹作了深入报道。明天是倾志明战友的两周年忌日,让我们通过一篇回忆文章,缅怀他的英灵,向英雄的战友致以崇高敬意!

 

夏至,写给雪域的祭文

作者:孙利波   主播:木易

那个猝然倒在高原练兵场的陆军少校,牺牲已两年了。

两年来,我曾在多篇文章中写下对倾志明的追忆,笔随情转,总难自抑。就像说起高原就会想到那些大山般自然。这个生前与我素未谋面的西北汉子,也似大山般亘在我的心中,英武的形象无法忘却,悼惋之情常轻扣在心头,令人隐隐作痛。

又有一位战友,倒在了离天最近的地方(点击阅读)

又逢夏至,我知道,在那熟悉的、遥远又广袤的高原净土上,雪山在消融,河水在叮咚,花草在生长,牦牛在徜徉……万物都未止息,纵使那里素谓“生命禁区”。我也知道,那些曾与倾志明一起鏖战高原的战友们,又在一次次奔赴雪线,走着倾志明走过的路,拂着他吹过的风,以满腔义勇冲锋在神秘莫测的高原。

正值午间,我坐于册籍满墙的书阁里,屋外繁茂的树叶簇拥着敞开的窗,遮蔽了夏日刺目的阳光。清风入牖,鸟鸣啾啾,若有似无。思绪就是在这时突然浮出倾志明的,生物钟似的唤醒我的记忆,提示我即使是在焦躁的盛暑炎夏,心境也至少在这天因回忆而悲伤,因悲伤而幽凉。

了解倾志明的故事,始于他的葬礼。慕名赶到陵园的我并不在计划的名单内,事实上那天现场绝大多数人都是和我一样的慕名祭悼者:自天南海北赶来的倾志明带过的兵,曾经在同一支部队但素不相识的战友,更多的是在西陆强军号上看到过有关报道的当地群众。

那个牺牲在高原的少校,今天举行葬礼(点击阅读)

看着遗像上那张年轻的俊朗的面庞,我从大家的叙述中,渐渐勾勒着倾志明的形象:他的谦和,他的精业,他永不知倦的笑脸和行色匆匆的身影,也有人为他对健康的忽视发出阵阵惋叹。我看到倾志明爱人哭泣的背影在微微颤抖,听见人群众中压抑着的声声低泣,终于有人抑制不住哭声大作,哀伤的气氛迅速淹没了人群,渲染了松青柏翠的莽莽群山。

从倾志明在青海西宁的家到他在西藏的部队、他牺牲的荒原、他到过的冰川,在探寻他生命轨迹的那几天,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不忍面对的生命之重和被一个个叙述者不断重现的逝者之殇,持续证明着我们失去了怎样一位优秀的、视使命重于生命的战友。倾志明牺牲的荒原依然沉默,一列列队伍行在其间,串串脚印叠覆了他的履痕,他的身影也永远消失于风中。

对倾志明生命旅程的几万字笔述,启于拉萨的旷野,毕于成都的军营。回望了一位军人33载的人生路后,松弛下来的我也像生了一场大病,发烧呕吐、虚弱乏力,不知是迟来的醉氧反应还是熬夜笔耕的原因。那夜我辗转难眠,恍惚间,似看见茫茫旷野中,一个背影正渐行渐远。他已走得太远,但他还在走着。山野寂寥,或许那里有他的归宿。又或许,他会走到一个平行的时空,在广袤的沙场像苍狼一样奔跑,在列阵的火炮前意气风发,在深夜工作时并不娴熟地燃一支香烟,在完成任务后与女儿视频通话,在高原雪地里为妻子勾画出爱心的形状……但他仍然不会知道父母曾瞒着他几次住进医院,不会知道家人多么为他骄傲。或许在那个时空里,他能对身体的微妙反应更加敏感,听了医生的叮嘱就会有警觉,他仍然生龙活虎地冲锋、战斗,妻子对他说的“咱们回家”不再是去往火化炉,女儿不再只是对着手机里的老视频喊爸爸……

33岁少校的“生命弹道”,在雪域高原化为永恒!(点击阅读)

如果有那个时空,希望他能与病痛为敌,明察秋毫,目不容沙,毅然决然。希望他不只有坚韧和铁血,也能在纯净的雪域有更多的爱与浪漫。

收回思绪,肃然望向窗外。盛夏的热风正簌簌地荡起枝叶,风入纱窗时却已变得温爽。惊喜的是,一段枯槁日久的树枝,梢头竟生出寸许绿茎,全然不知它于何时萌发。一只蓝羽白腹的鹊鸟,突然飞入树丛,驻于枯枝上,不鸣不跃,静静地憩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美丽的文字和声音

传递抵达人心的力量

祝您晚安!

相关链接

作者丨孙利波

孙利波,西陆强军号融媒体总编辑。


主播 | 木易

木易,国家二级演员,主持人,戏剧影视表演学硕士。热爱播音主持艺术。

征稿链接:

西陆夜读——“关山月”,邀您加入

总监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