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深海慧眼识油人

日期: 来源:中国石油报收集编辑:中国石油报

题图为2022年10月,任文静团队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成果oSeis海洋节点采集系统,搭乘东方物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艘大型DP特种勘探船“创新者号”,横跨印度洋进行海试。

从结缘石油到成长为“大国工匠”,任文静在海洋物探装备研发中走过整整26年,带领团队先后打造水下声学定位、深海电磁、海洋地震节点仪器等多个装备利器,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实现海洋勘探装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我国海上石油勘探装备技术创新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追梦

任文静年少时就有当一名科学家的梦想。她对蔚蓝的大海十分迷恋,在高中时曾起笔名“海岚”,梦想有朝一日能尽情遨游于浩瀚的大海。她的家乡在陕西,没有大江大河,更看不到大海大洋,但对大海的向往,已深深埋在心底。

中学时代,她在学习中感悟到,要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就必须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尤其是理科知识。因此,她侧重物理和数学的学习,对解难题尤其感兴趣。记得一天晚上,为解一道数学应用题,她通宵鏖战,用了一张又一张演算草稿纸,直到凌晨5时才解开难题。她忘记一夜的困倦,高兴得不得了。打那以后,她的物理和数学成绩一直在全班独占鳌头。每次考试阅卷,老师都要先看她的,因为她的卷子一定是全班最高分。这种敢于争先、不怕难、不服输的性格,为她后来成为技术专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提出实施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战略,吹响了进军海洋找油找气的号角。那时,我国海洋勘探装备研发刚起步,海洋物探采集仪器和声学定位等高端装备依赖进口。1996年,任文静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探专业毕业后来到东方物探,凭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犟劲,一头扎进海洋仪器项目组。

“一定要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勘探仪器,为国争光!”青春飞扬的她,立志成为东方物探海洋勘探装备的探索者。

海洋物探装备研发需要信号处理知识。海上勘探最大的难题就是仪器在复杂水域环境下,有效信号难以检测。任文静在研发实践中感到,仅有物探知识远远不够。于是,她选择继续深造,带着问题攻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为解决仪器水下信号检测问题,她对信号处理分析课程格外关注,课间追着老师问这问那,和老师探讨理论与应用结合问题。老师对她勇于探索的学风大加赞赏,风趣地说:“本来我是你的老师,现在你都成了我的老师啦。”

攻坚

海洋勘探仪器涉及声电磁等多个技术领域,研发难度大。海底地震检波器及采集站的精确定位是海上高精度地震勘探难点之一。早期采用的声学二次定位装备一直依赖进口,国内海洋勘探举步维艰。

任文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不能总是受制于人,一定要研发出我们自己的海洋勘探仪器。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们的鼓励下,她领衔成立了声学定位系统研发项目组,开启了艰辛的研发之路。

她带领项目组集智攻关,仔细推敲每个电路及技术细节,解决一道道技术难题,特别是在解决单航线定位、水下小信号检测及定位算法方面,做出很多大胆的设想和技术创新。

2008年,BPS声学定位系统科研样机终于完成。海上试验验证在南海琼州海峡进行。这一天,任文静和项目组技术人员一起登上测试船。她特别兴奋,然而困难接踵而来。先是仪器搭建起来后测不到水底应答器信号,接着又突然变天,海风骤起,风高浪急,试验船在波涛翻滚的海浪中剧烈颠簸。第一次登船出海的任文静,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不如死的晕船滋味,站不住、坐不稳,只觉得天旋地转,胃里翻江倒海,吐空了也不行。她脸色苍白,汗水与海水浸透衣衫。呕吐得实在受不了了,她就将头埋进一个纸箱子里“自我催眠”。

尽管晕船厉害,任文静的大脑依然在飞速运转:产品定位不了,队伍就不能施工;耽搁一天,就是十几万元的费用。她强忍身体不适,一步步排查问题,终于找到原因——振动造成换能器共振太严重,进而导致无法识别有用信号。经过一番调整,试验测试成功!船老大为她竖起大拇指:“咱们的女专家真是好样的!晕船这么厉害还能把活干好,真了不起呀!”

还有一次,在对声学定位系统储备版本进行改进过程中,任文静带领技术研发团队在辽宁锦州正要乘船去做试验,突然接到大港海域作业的一位项目负责人来电,说授权定位出现问题,项目面临停工,必须赶紧来解决这个问题。

任文静带队赶到大港码头时已是午夜12时多,作业队派出的橡皮艇在风浪中载着他们去施工船。任文静用塑料袋把笔记本电脑包得严严实实,紧紧抱着,生怕被海水打湿或被颠掉。橡皮艇在风浪中颠簸了1个多小时才到达施工船。赶到船上,她顾不得喝一口热水,立即开始查找问题。凭借过硬的技术,问题迎刃而解,确保了第二天生产施工正常进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任文静带领科研团队在研发中反复进行野外性能测试,BPS声学定位系列产品终于成功研制定型,实现了国内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又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她和团队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BNEM海洋电磁节点等海洋物探装备,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将检波点定位精度从8米提高到1米,采集仪器使用深度达到4000米,在ADNOC等国内外20多个海上油气勘探项目中成功应用,助力项目提高施工效率25%。

突破

近年来,海洋成为石油勘探的热点区域。OBN采集摆脱了电缆的束缚,采集效率更高,成为海洋高精度勘探的主要勘探方式。但是,OBN装备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家,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勘探在国际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BN装备迫在眉睫。

2020年,集团公司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第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文静毫不犹豫地“揭榜挂帅”,担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经理。

作为物探行业装备研发领域的领军人物,她深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该项目涉及多学科攻关,技术难度大,研究时间紧,生产目标导向性强。她毅然签订责任状,带领技术团队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制定、产业化制造三个方面进行艰苦攻关。

白天,任文静组织技术骨干探讨项目的一个个技术问题,研究每一个技术环节。晚上,躺在床上,项目进展情况像放电影一样在她脑海里一幕幕闪现:明天会遇到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思路在哪里?她经常彻夜难眠。第二天,她疲惫的身影又第一个出现在项目研发现场,布满血丝的双眼又开始盯在屏幕上。

任文静带领研发团队苦战3年,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从浅水到深水四种型号的系列海底节点采集站产品,为深海OBN装备自主可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2年8月,oSeis海洋节点采集系统在渤海开展海洋试验,成功论证了该系统能够实现高密度、宽频、全方位、大炮检距、多波多分量地震数据采集,意味着国内OBN采集装备实现零的突破。东方物探拥有了OBN装备、采集、处理一体化技术。当年10月,东方物探“创新者号”开启首次跨洋航行,搭载着这一关键核心技术成果的oSeis海洋节点采集系统登船亮相进行海试。试验结果成功论证了oSeis海洋节点采集系统能够适应各种水域及复杂地形,采集数据质量高,标志着国内首个海洋节点采集装备取得圆满成功。

传承

任文静在多年的技术研发实践中领悟到,要想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就要充分发挥技术团队作用,尤其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技术攻关团队,为海洋物探装备研发培育后备力量。

早在10年前,以任文静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就在西安物探装备分公司正式成立。她从声学、电磁、地震采集三个方向组建技术攻关团队。任文静严格挑选创新工作室成员:一要有奉献精神,不能计较个人得失;二要有实干精神,不能怕苦怕累;三要有钻研精神,敢于创新,边学边干。她说,只有高标准的研发团队,才能创造高质量的技术成果。

任文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严师。她给徒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和目标,严格要求按期实现;遇到问题,不能说解决了就行,要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认真总结,避免再犯同样错误……她的一条条戒律让徒弟们受不了,有时会觉得她过于严苛。她苦口婆心地对徒弟们说:“不论你们理解不理解,我觉得这是我应尽的责任。我要把你们培养出来才行。当你们挑起大梁的时候,你们就能理解我的苦心了!”

在传帮带中,任文静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年轻人。为培养技术骨干,她手把手地教,从硬件电路到整个嵌入式软件,一点一滴带领他们成长。如今,36岁的雷宇已独立承担多个公司级重点科研项目,是西安物探装备分公司最年轻的项目长,也开始带徒弟。同任文静一样,雷宇身上也有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2020年春节期间,为保证一个项目顺利启动,雷宇主动加班。没有暖气的实验室格外冷,雷宇坚持反复修改硬件模拟电路、软件算法。“实验室很冷,冻得手都是僵的,也想过找借口拖一拖。每当这种念头出现,任专家严肃的表情总会浮现出来,敦促我埋头工作。”雷宇说。

已经成长为专题长的王钗说:“我很幸运能在任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工作。在任专家毫无保留的指导和些许严厉的要求下,我收获颇多。正是她身上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坚定了我的科研决心。”

截至目前,任文静创新工作室中12名年轻技术骨干获得职业晋升,工作室取得创新成果22项,获得西安市“任文静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挂牌。

多年来,任文静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对家里的事操心甚少。今年2月中旬,在国外项目工作的儿子就要返回国内,丈夫出差去了新疆,父母双双住院。任文静还是按时踏上去海南技术试验的征程。“家里的事都是公公婆婆在操持,我爱人和儿子也是搞技术的,他们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我愧对他们。”任文静喃喃地对记者说道。

从结缘石油到成长为“大国工匠”,任文静在海洋物探装备研发中走过整整26年。她本人先后荣获西安市劳动模范、西安市职工技术创新标兵、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东方物探先锋人物榜样、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21年,任文静作为西安市总工会挂牌的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做客陕西科技报社《对话科学》栏目,科普石油科学知识。

任文静(中)在创新实践中指导青年成长成才。

任文静(左四)和团队成员参加海洋电磁勘探技术试验项目首航时合影。

来源 | 中国石油报《北方周末》

记者 | 谭晔

通讯员 | 沈苏汉 白天鹭

摄影 | 张纯 王东

编辑 | 余驰放

相关阅读

  • 陈捷亮:用“检察蓝”守护“平潭蓝”

  • 平潭素有“海蚀地貌甲天下,海滨沙滩冠九州”之美誉。为了守好这片碧海银滩,实验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负责人陈捷亮主动发挥工作职能,努力探索平潭海洋环境保护先行路径,用“检
  • 科技活动进校园 携手共育海洋梦

  • 3月9日,共青团延边州委、州少工委联合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在延吉市河南小学校开展“科技活动进校园,携手共育海洋梦”活动, 为该校少先队员们带去一堂生动的海洋科普知
  • 一个“融”字,看见“蓝色粮仓”的崛起之道

  •   蓬莱阁上,八仙过海的传说蜚声中外,海市蜃楼的奇景连接古今;长岛礁石,斑海豹在春天里懒洋洋地晒太阳,渔家号子在岁月的深处悠扬且嘹亮;莱山渔人码头不远处,“耕海1号”一期项目

热门文章

  • 国防与个人的关系

  • 中国人常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古人对战争的描述以及重视程度来看,国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中国古代曾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无论数量,质量,武器的

最新文章

  • 深海慧眼识油人

  • 题图为2022年10月,任文静团队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成果oSeis海洋节点采集系统,搭乘东方物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艘大型DP特种勘探船“创新者号”,横跨印度洋进行海试。从结缘石油到
  • 【人民日报】塔里木油田去冬今春供气量创新高

  • 记者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获悉,2022年11月1日至今年3月15日,该油田冬供期间累计向西气东输下游及南疆地区供应天然气124.71亿立方米,同比增加0.9亿立方米,日均生产天然气1亿立方
  • 【中国网】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 多年来,中国石油南方石油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勘探)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环保优先”,以绿色企业建设为主线,以环境风险防控为抓手,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减污
  • 博山区十条措施支持文旅高质量发展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耿雪为释放潜力、提振信心,激发文旅市场活力,3月17日,记者从博山区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获悉,博山区将实施十条措施,推动博山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 【人民网】辽河储气库群圆满完成本轮冬供任务

  • 3月上旬,据辽河油田(盘锦)储气库有限公司消息,辽河储气库群第七轮采气圆满收官,累计采天然气27.1亿立方米,本轮保供气量超中石油储气库调峰总量五分之一,辽河储气库群的东北储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