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七旬老人拿着一面写有“军民一家亲、救人不留名”字样的锦旗来到火箭军某部,专程感谢自己的救命恩人。由此,该部二级上士李鹏飞勇救受伤群众的事迹才被官兵知晓。
事情追溯到2022年5月25日,当天中午11点20分左右,李鹏飞正从工地返回营区。经过一处道桥时,他隐约听到桥下有微弱的呼救声。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一位老人骑车不慎从10米高的大桥坠入河道。由于河道两边险石丛生,加之水滩较浅,老人被磕得满头是血,半个身子浸在河水中。
“不好!”来不及多想,李鹏飞迅速沿着路边的缓坡跳进河道,把压在老人身上的三轮车挪开,并将他抱到河边石板面上。经过检查发现,老人头部多处受伤,且手腕关节处被三轮车砸断,仅剩皮肉连接,动脉血管破裂,血流不止。
大声呼救无果后,李鹏飞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但由于信号不稳定,急救电话也未能拨通。此时,老人逐渐失去意识,呈现休克状态。
情况紧急,李鹏飞赶忙将老人背起,顺着缓坡一步一步向公路艰难攀登。把老人转运到平整的路面后,精疲力竭的他顾不上休息,又立即脱下短袖体能服,利用所学战场救护知识,为老人右大臂伤处包扎止血,并使用树枝、卫生纸等物件将老人受伤的手腕简单固定。
做完这一切,李鹏飞又在路边拦下了一辆私家车,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将老人顺利送到医院。
“如果再晚来半个小时,老人就会因失血过多危及生命。”救治医生说,正是因为李鹏飞的紧急救护,才为老人的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2022年9月底出院后,老人便想亲自登门感谢李鹏飞。但由于伤臂还打着石膏,身体十分虚弱,只能一个人在家静养。
前不久,在堂弟来看望时,老人特意委托堂弟写了一封感谢信,并请求村委会打听到李鹏飞的单位所在地,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李鹏飞见义勇为的事迹,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该部领导介绍,他们注重强化官兵宗旨意识、使命意识、服务意识,把身边好人好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素材,取得良好效果。
据统计,该部近年来共涌现见义勇为、志愿抗疫、自发扶贫等好人好事20余件,机关多次收到群众寄来的感谢信和锦旗。
作者:周晓星、方雷、马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