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峰会暨中关村科学城科创大赛颁奖典礼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会上宣布了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启动建设。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已经成为各国抢抓发展机遇、重塑竞争格局的关键所在。得益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良好产业基础和先发优势,海淀区目前已集聚超过70家大模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围绕五道口、中关村、知春路、学院路等周边地区,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
海淀区积极构建活跃的创新生态,为进一步集聚产业资源、促进创新协同、推动产业发展支撑大模型产业发展,在空间上将全力打造“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以东至学院路、南至知春路、西至万泉河路、北至清华西路-清华东路,约9.5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核心区。在核心区内,将首批重点建设五道口人工智能产业园、北大西门人工智能产业园、中关村西区人工智能产业园、清华科技园等4个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进一步集中创新资源和产业共性服务,提升产业创新效能。
海淀区在率先建设核心区的同时,还将继续拓展引领区和发展区。核心区外围东至京藏高速,南至北三环、西至圆明园西路-万泉河路,北至北五环(含沿线地区),约29.5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引领区。以中关村软件园、东升科技园、金隅科技园及中关村壹号等北清路沿线人工智能优势区域作为发展区。
针对建设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会上提到,海淀区将夯实大模型企业服务机制、提升园区运营专业化等企业服务和保障,推进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提供大模型开源技术、数据、评测等工具和平台,建设国际领先的大模型自主技术开源体系,并打造出标杆孵化器,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链条式孵化体系。同时,面向大模型企业加大科创金融服务和提升专项政策服务,通过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中关村创业大街双创投资基金等7支自管基金并联合合作基金,为大模型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支撑,针对特色产业园开展各类政策辅导,支持大模型创新并鼓励在各垂直领域示范应用。
未来,海淀区将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聚焦大模型产业核心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生态构建等多个方面,努力将集聚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模型产业创新高地。(记者 张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