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苏家湾是合肥与巢湖交界处

作者:苏支超

当我在屏幕上键出“苏家湾”三个字的时候,我倒真的泛起乡愁了。

我喜欢中国文学中的古诗词,尤其是其中的田园诗。每每在阅读,吟咏这些诗作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老家——苏家湾。我甚至认为如果我不曾有过在苏家湾度过的那段童年生活,我也许就不可能像后来那样喜欢田园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告诉我,那个常常伴随着古典诗词出现在我记忆屏幕上的苏家湾已经不复曾在了!

啊!我的苏家湾!

1949年到南京来上中学填写登记表,在籍贯一栏里,姐姐叫我填上安徽,巢县,柘皋,界墩集,苏家湾。其实姐姐也不知道籍贯是什么意思。如果她知道什么是籍贯,她就应该叫我写安徽,合肥,苏家湾。她让我填写的实际上是邮路,巢县,柘皋,界墩集则是邮件转运地。

那时候,农村没有邮局只有邮政代办点。界墩集有家杂货店,苏支金开的。他的杂货店就承接了邮政代办业务,邮政局给他支付报酬吗?照道理说,应该是有的。但也难说,因为那时候一切都不正规。邮件由柘皋方面送来,到了界墩集就不继续走了。

界墩集附近的村庄里哪家有人在外乡做事的,哪家自有人隔三差五逢集的时候,去支金的店里问一声“有信吗?”经常有信的人家,界墩集周边非常少,寥寥数家,天长日久,支金都认得。听到有人问信,支金抬一眼看看,二话不说就回头到橱柜里翻检,然后告诉你有或是没有。有时候,连翻检都都无需,只要一听声音,连头都无需抬。没有,就告诉你一声;有,就转身到柜子里去取信。去取信的也未必是信主家,村上人,知道某家有人在外乡,也可以不经委托就代为查问。如果有,就顺便替你带回来。当然这是无需签名盖章的。签名要识字写字,可那时候有几个人会写字呢?至于盖章,可以肯定地说,大多数村庄没有哪家的什么人有图章。尽管无需签名盖章就可以代取邮件,但也没听说那时候谁家的信被冒领之类的事。

苏家湾是有几家经常有信来的。

1949年前,苏家湾西头子苏自善家有三个子侄在军界政界做事,还有一个在上大学;东头子苏自余家的老四苏自方在南京开店做裁缝。还有一个也是“自”字辈的谁谁谁有个儿子叫苏三民,也在外地军界服务。我有个舅舅在甘肃华家岭的空军无线电台,而我外婆一家又和我们住在一起,因而信总是写到我家。

久而久之,我姐姐就把安徽巢县柘皋界墩集苏家湾当成了籍贯。事实上我的籍贯是安徽合肥苏家湾。那时候苏家湾属合肥,而界墩集则属于巢县。

最忆是巢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