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带着兴趣学习

陆林海在主持学校教学会议。 “小学阶段,孩子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清晰的,他们对‘人生目标’一词并没有太多的概念。他们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兴趣,来源于学习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快乐’。因此‘减负’需要减掉的其实是孩子们的心理负担。未来,江门广雅学校将主导学生与老师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江门广雅学校小学校长陆林海说。

“广博雅正,务本求实”。由张之洞先生一手创建的“广雅”教育品牌历经过百年发展,被称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活的见证”,该品牌自宣布进驻江门以来,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土众多学生、家长一直在关注着江门广雅学校的最新动态,本期校长对话栏目,本报有幸请来了江门广雅学校小学校长陆林海为大家详细讲述“广雅”如何“着陆江门”。

谈减负

需要减轻的是孩子的心理负担

近年来,“减负”成为了全国热议的教育话题,众多家长就“小学阶段是否该减负”问题分成了“赞同”和“反对”两派。对此,陆林海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陆林海认为,减负应该是把课业负担减至每位学生可以接受的程度,而并非没有课业负担。同时,减负的核心意义更应该是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喜欢老师、喜欢学校、喜欢学习。

陆林海举例说明:“学生总是有不会写的字,老师罚抄50遍,其实作用不大,从人的认知规律来讲,一个字写四遍就已经达到了巩固的效果,罚抄50遍,更大程度属于老师的泄气行为。如此一来,孩子便会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造成心理负担。‘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当孩子喜欢老师的课,才更容易学得会,记得牢。”

“小学阶段,孩子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清晰的,他们对‘人生目标’一词并没有太多的概念。他们的学习动力主要源于兴趣,来源于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快乐’,当我们保护好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的快乐便会越来越多地来源于在学习上通过自身努力所获得的成就感。这也是‘快乐学习’的核心意义。”陆林海如是说:“这就解析了为何减负需要减掉的是孩子的心理负担。”

“顺天性,扬天赋”作为广雅品牌的教风,倡导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天赋,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带着兴趣来学习。“未来江门广雅学校将主导学生与老师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陆林海强调:“在未来的学科教学中,江门广雅学校将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布置个性化作业。”

谈理念

以课程为载体贯彻教学理念

陆林海所承诺的落实减负、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并不是一句空话,他指出:“任何理念的实施与落地,都必须以课程为核心载体。”

“譬如说,学语文,不能只停留在会识字、会说话、会写作文上,在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基础之上,还可以练习朗诵、演讲、交流等学科技能;又譬如学英语,除了基本的英语课本知识以外,是否可以延伸学习英国的国家文化、欧洲的人文历史呢?学科素养的延伸一直都是‘广雅’品牌办学所高度重视的。”陆林海说。

据悉,为了保证办学理念的全面落地,江门广雅学校已提出了“三层三类”的课程架构。“三层”是指K12学校(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课程分为三个结构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基础性课程;第二层次是以拓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为目标的学养课程;第三层次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需求的个性化课程;“三类”是指三个层次的课程各派生出三个种类的课程,“基础性课程”派生出语言人文类、科学技术类、体育技能类;“学养性课程”派生出兴趣类、情趣类、志趣类;“个性化课程”派生出技能特长类、社团活动类、学科探究类。

陆林海指出:“‘学养性课程’中的每一个类别我们都会设置选修课、必修课。选修课大多为技能类,而人文素养、文化传承、道德品质等则是作为必修课,因为相比其他方面,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理的个人修养、端正的个人品格才是最为重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必须在孩子6年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培养出来。”

谈传承

以“侨乡特色”为核心落实广雅文化

作为全国知名的侨乡,江门拥有众多独有的本土文化资源,其中新会崖山文化就是其中一项。与此同时,新会的陈皮文化、古典红木家具文化等同样是本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雅”品牌文化在学界源远流长,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广雅文化的精髓想要短期内“着陆”江门,则并非易事。

“想传承张之洞所流传下来的理念精粹——广博雅正、务本求实,必须通过实践去论证和展开。”陆林海表示,江门广雅学校将充分利用本土地域优势,以“侨乡文化”为载体,结合校本课程,让广雅文化“软着陆”。

据悉,江门广雅学校的小学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立关于“侨乡文化”探究性短课程。探究专题围绕本土的崖山文化、梁启超文化、新会陈皮文化等方面设立,旨在通过约8个课时的短课程,与学生共同解决对一个专题知识的基本了解。

“校本课程的展开必须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将根据孩子不同年龄层次分配不同的校本短课程学习方案。低年级开设陈皮制作、与功效探究性课程;中年级就可以开设梁启超文化的探究性短课程;到了高年级,则开设崖山文化的探究性短课程。”陆林海举例说。

陆林海强调,探究性短课程的进程并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实践才是其中的重要体现。“例如当进行红木专题探究时,学校会带领孩子到家具厂进行参观。在参观之前,老师、学生要做充分的备课,例如上网查阅红木的种类、红木家具的制作过程、工艺流程等,并在一定人群范围内进行红木家具的问卷调查。”陆林海说道。

“我们的目的是希望以本土文化为载体,发现孩子的兴趣,保护孩子的兴趣,发现孩子的天赋,张扬其个性,从而体现‘顺天性、扬天赋’的广雅教育精髓。”陆林海重点指出:“我希望我们的学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所学的,都是是自己喜欢的,日后从事的工作,也是自己所学的专业。”

对于江门广雅学校的办学使命,陆林海表示,该校在继承和发扬“百年广雅”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将致力于培养“超爱、超实、超雅的超凡人”,让学生有自己的热爱,因心中有爱而快乐、充实,并成就人生;学习方式上广泛涉猎,达到知识渊博、见闻丰富、眼界深远、精通事理的人生境地;孕育并生成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人格健全、温和有礼、品味高雅的人格魅力。

文/图 吕中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