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漠出发:第二届银川双年展直面各种没有余地的生态

《中国美术报》第113期 美术新闻

“策马自沙漠,本是游牧人。”依偎着母亲河翻滚的泥沙,绵延出来自塞上平原文化与游牧的思考,这是华夏河图银川艺术小镇,基于对历史与地域的思考,也是基于对游牧与农耕的时代体悟。6月10日,由银川当代美术馆主办的第二届银川双年展“从沙漠出发——边界上的生态学”由此启航。

此次双年展由意大利策展人马可·斯科蒂尼(Marco Scotini)担任总策展人,邀请了丝绸之路沿线30个国家的80组(92位)参展艺术家。“从沙漠出发——边界上的生态学”为本届双年展的主题,马可·斯科蒂尼解释道,活动旨在将此次展览置于宁夏既定的地理、历史情境和当前的全球化氛围中,追溯银川所代表的大西北诸多民族游牧经验,并在目前的国际双年展体系内,以当代艺术的方法论,来求问游牧传统经验,以此来为当下处于生态困境的人类寻找幸存的方向。

策展团队与艺术家合影

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吕澎现场为艺术家分粥

艺术家金守子现场分粥

如此,我们不禁追问,如何在当今的语境中思考“沙漠”?“从沙漠出发”又意味着什么呢?而“边界上的生态学”到底会呈现哪些生态多样性呢?

如今被视为偏远一隅的中国大西北,曾是一个凭借古丝绸之路而有着巨大人物流动、文化杂糅的地区,它在人口、知识、语言、科技、宗教、动物和货物上曾发生过广泛的交换与交融,并成为被不断重新定义的通衢。丝绸之路穿越了高山、大漠、草原、绿洲,使中国与遥远的西方世界之间冲破地域的束缚,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极大地丰富并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而宁夏,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商埠重镇,将这一历史文化脉搏悄然地继承、保留与融合。正如马可·斯科蒂尼所表述的:“人们通常认为沙漠只是一个地理学上的概念而非历史的沉淀,或许是因为沙漠拭去了痕迹,无法保留方向和记号。然而本次双年展正试图通过发掘历史记忆,去发现潜在视角、去优化环境的可持续性。”

策展助理印帅现场向观众分享展览

艺术家在美术馆墙壁用木炭和粉彩绘制大片公海的现场创作

艺术家宋冬与美术馆工作人员在其作品前合影

艺术家毛同强与外国观众在作品前交流

为此,展览设置为“游牧空间与农耕空间”“自然中的劳动与劳动中的自然”“声音与书籍”“少数性与多样性”四个主题板块,它们相互关联,试图将其物质与非物质方面充分地视觉化。笔者在现场看到,在此次双年展的展陈中,着重于有关生态学和农耕的问题,部分作品专注在教育及文献上,另一部分作品会关注多民族文化共存的主题。

郎世宁所作《乾隆皇帝半身冬装像》是银川当代美术馆的典藏作品,此次它作为展览开篇出现,在观众熟悉与未知的作品间给予全新的视觉观感体验,其内在逻辑性的串联将进一步引发深入性的思考。这恰恰是此次展览的另一亮点,在展览策划中,策展团队充分利用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以及银川当代美术馆的典藏作品,让历史语汇与当今世界的当代语境进行一次时空对话,这不仅是对双年展固有体系的一种突破,更激活了博物馆本身的艺术底蕴,并延伸了宁夏当地文化的生命宽度。

郎世宁 《乾隆皇帝半身冬装像》 62.6 × 51cm 高丽纸本油彩 1756-1757年

艺术家王卫作品《自然史Ⅵ》

艺术家带着蒙古包在美术馆户外进行行为表演

纵观整个展览,它既试图阐释宁夏地区甚至西域城市的历史文化关联,同时又将不少的历史因素与当代生活结合起来,这样的视角唤起了不少艺术家对更广、更深问题的思考,进而带动艺术的创新。艺术家宋冬认为,这个特别不一样的展览,需要我们去慢慢阅读。他表示,每一个艺术家的视野都不一样,观看他们的作品,给了我们拓宽眼界的机会。毛同强同样认为,“这是一个讨论问题比较集中的展览,也是呈现出讨论问题的态势最好的展览,它建构了一个可能性。”在现场的很多人看来,本次双年展无论是在主题还是形式上,都拓展了在中国其他城市举办的双年展的策略和视野,将主题安排为一种无限边界又有纵深发展的结构——展览的物理空间也十分自由,这能够帮助观众进行思考,而不仅仅限于视觉的愉悦。那么当地观众对此类展览的接受程度又是怎样呢?对此,近期刚刚到任的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吕澎回应道,只要他们来了,感受到了,对他们就有影响。“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是长期的,不是靠一两个展览就可以的,这需要我们的坚持!”

30名志愿者在开放的圆形剧场的曲线上,呼应着艺术家选用的本地相关的新词谱

厉槟源现场行为艺术作品《桥梁》

庄辉,艺术家创作壁画《寻找牟丽丽》》

跟随本届双年展,正如它所倡议的:从沙漠出发,让我们在游牧后重找领土!

关于展览

展览名称:从沙漠出发——边界上的生态学

主办单位:银川当代美术馆、银川滨河新区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指导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银川滨河新区管理委员会、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支持单位:北控民生集团、宁夏华夏河图文化旅游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宁夏民生文化艺术教育基金会

合作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总策展人:马可•斯科蒂尼

策展团队:安德里斯•布林克马尼斯,保罗•卡法尼,萨沙•科拉,陆兴华

展览时间:2018年6月10日——2018年9月19日展览地点:华夏河图艺术小镇内的银川当代美术馆、国际艺术家村和惠农渠生态公园

参展艺术家名单

Ravi Agarwa(印度,1958)、Vyacheslav Akhunov(乌兹别克斯坦,1948)、Navjot Altaf (印度,1949)、Can Altay(土耳其,1975)、Nazgol Ansarinia(伊朗,1979)、Arahmaiani(印度尼西亚,1961)、Said Atabekov(乌兹别克斯坦,1965)、Baatarzorig Batjargal(蒙古,1983)、Sammy Baloji(刚果,1978)、Massimo Bartolini(意大利,1962)、Felice Beato(意大利,1832-1909) 、Erick Beltran(墨西哥,1974)、Alighiero Boetti(意大利,1940-1994)、Nomin Bold(蒙古,1982)、Giuseppe Castiglione 郎世宁(意大利,1688-1766)、Filipa Cesar(葡萄牙,1975)、Sheba Chhachhi(埃塞俄比亚,1958)、Nikhil Chopra(印度,1974)、Emory Douglas(美国,1943)、段正渠 (中国,1958)、 Enkhbold Togmidshiirev(蒙古,1978)、 Peter Fend(美国,1950)、Mariam Ghani(美国,1978)、Yervant Gianikian & Angela Ricci Lucchi(意大利,1942&1942)、Piero Gilardi(意大利,1942)、Shiva Gor(印度,1986)、Raphael Grisey(法国,1979) & Bouba Touré(塞内加尔,1948)、Grupo Suma(墨西哥)、Salima Hashm(印度,1942)、Kiluanji Kia Henda(安哥拉,1979)、Hiwa K(伊拉克,1975)、 何锐安(新加坡,1990)、 户县农民画 (中国:陈建春, 杜志濂、焦西文化站,李凤兰,李乃悌,刘会生马振龙, 王振英张春霞、葛正民)、Saodat Ismailova(乌兹别克斯坦,1981)、Joris Ivens(荷兰,1898-1989)、Francesco Jodice(意大利,1967)、Alimjan Jorobaev(吉尔吉斯斯坦,1962)、阚萱(中国,1972)、Muratbek Kasmalieva & Gulnara Djumaliev(吉尔吉斯坦,1960&1965)、金守子(韩国,1957)、李巨川(中国,1964)、厉槟源(中国1985)、 刘鼎(中国,1976)、Juan Pablo Macias(墨西哥,1974)、Taus Makhacheva(俄罗斯,1983)、 毛晨雨(中国,1976)、毛同强(中国,1960)、Helen Mirra(美国,1970)、Adrien Missika(法国,1981)、Tina Modott(意大利,1896-1942)、Moataz Nasr(埃及,1961)、Pedro Neves Marques(葡萄牙,1984)、Nils Norman(英国,1966)、Uriel Orlow(瑞士,1973)、Prabhakar Pachpute(印度,1986)、朴景(韩国,1955)、Gianni Pettena(意大利,1940)、潘濤阮(越南,1987)、Justin Ponmany(印度,1974)、Marjetica Potrč(斯洛文尼亚,1953)、梁西贡(柬埔寨,1970)、 次仁·夏尔巴(尼泊尔,1968)、卡兰•施勒斯塔(尼泊尔,1985))、 宋冬(中国,1966)、Demetrio Stratos(埃及,1945-1979)、Alexander Ugay(哈萨克斯坦,1978)、u-ra-mi-li小组 (印度:Iswar Srikumar ,1979& Anushka Meenakshi,1980,)、王思顺(中国,1979)、王卫(中国,1972)、 孜强·边巴旺堆(中国,1969)、务虚小组(郑宁远1989,王开1995 ,孙艺丛 1993 ,刘京1989,中国)、徐冰(中国,1955)、 徐坦(中国,1957)、杨凯麟(中国台湾,1968)、Sawangwongse Yawnghwe(缅甸,1971)、Zai Tang(英国,1984)、Katarina Zdjelar(塞尔维亚,1979)、赵仁辉(新加坡,1983)、 郑波(中国,1974)、庄辉(中国,1963)

艺术家展览文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