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不该玩命,大学理应增压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昨日在成都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

“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是什么样子?比对一下很多中学和大学的标语、横幅,就会有深刻的理解。

在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三,一些学校打出的横幅是这样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动不动就用上“死”这个字儿的“励志标语”,可以说把“玩命的中学”体现得淋漓尽致。近日的世界杯期间,还有评论说:中国足球要有“毛坦厂中学精神”……

至于大学里的横幅,迎新标语是这样的:“学妹,快到我们碗里来”“有三件事我会一直去做,吃小龙虾,长胖和关注社团部”。毕业标语则是这样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个学弟”“旺夫的205,了解下”。至于所谓的“女生节”,更成了横幅大赛,各种示爱标语争奇斗艳,让家长们看了之后感觉大学的“专业课”就是谈恋爱……

“快乐的大学”当然没错,但如果这种快乐建立在自由散漫、学业拖拉、打怪升级、卿卿我我的基础之上,那就实在令人担忧了。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说:“本科教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在大学阶段,青年学生要学会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充分培养起自律、自学的能力,更应该养成一种责任感。

至于中学阶段,学习固然不能忽略,但是因为孩子们尚未成年,在生理、心理上还处于成长阶段,所以“学会做人”,要比“学好知识”更为重要。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本应是重中之重。

但是在升学的压力之下,“玩命的中学”却往往把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从而“错过”了完善人格的“最佳可塑期”。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此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专家熊丙奇曾发文说:大学“增压”,基础教育方可减负——我国的教育现实在于基础教育“苦”,大学教育“松”,这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为实现升学目标,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业上,而到了大学却变得迷茫、无所事事。在笔者看来,我国大学严进宽出教育模式也是基础教育学生负担重的根源之一。要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必须提高大学学业要求,实行“严出”培养模式。

这样的观点,和教育部部长的表态不谋而合。据报道,在一些发达国家,小学、中学的学业压力是比较小的,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却会大增,一些大学的本科教育可以说“年年像高考”。此前就有报道说,国外有的高校淘汰率达到25%,《新华日报》还报道说,我国硕士研究生整体淘汰率不到5%,而在欧美一些国家,这个比例高达30%左右。

中学阶段未成年或者刚刚成年的孩子不该“玩命学习”,而是应该用更多的时间认知自我、认知世界。进了大学也不应该像是进了“保险箱”,补考60分就能混个毕业证。当孩子变成大人,走进高校大门,进入了专业的学习领域,就应该加以严格的训练。

所以,我们期待着中学进一步有效减负,也期待着高等教育真正做到“严出”,进一步提升“淘汰率”。与此同时,那些考上本科院校而毕业成绩达不到本科标准的学生,不如发放专科毕业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