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教师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吗?

1

未来五年,教师不会成为高收入人群,未来十年二十年,都不会!

这是由教育的行业特点决定的,教师是吃财政饭的,教育本身不创造财富价值,是通过人的培养,提高人的素质,从而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对社会的贡献是提供智力支持。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收入,只能来自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无法参与初次分配。

不仅是教师,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都不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因为这些职业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是相同的。

现在我国教师的收入水平,处于行业下游,中央提出的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不是让教师成为高收入人群,也不可能成为高收入人群。教师的收入水平,达到行业中游偏上的水准时,就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了。

这在国际上大体也差不多,一个国家,教师的收入水平达到中游偏上时,就已经不错了。因为教师的职业相对稳定,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这一点,本身就是令人羡慕的。如果,收入水平达到中游偏上,优势就大大显现出来了,不是高收入人群,同样令人羡慕。

2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在我国长期处在偏低收入阶层,将来一段时间内也不太可能成为高收入人群,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可以乐观地预见,会越来越好,如果成为中等收入者,教师行业吸引力将大增。

一,教师的工作不能直接创造财富。还是那句老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工作接力式的流程,培养人才,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然后再硕士,博士等等,一系列过程,再由培养出的人才间接地发明创造,才可能出成果。这样漫长的过程中的一切花费都由国家财政支付,老师干的都是前期工作,并不能直接产生收益,不是工厂生产商品,不可以计件,不能立杆见影。也就是靠二次分配,领取工资。

二,教师的数量庞大,目前国家财政承担有难度。为了教师待遇增长,国家已经在教师身上花费不小了,近两千万中小学教师每次调工资,开消巨大。在国家经济并不富裕的今天,不可能用去大量预算给老师高工资,有很多紧要项目进行综合考虑,合理计划,单独把老师的工资提到很高的层面,显然不现实。

三,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科技含量的增加,教师素质的要求提高了,有可能教师收入大增。国家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国家富强了,加上教育科技的发展,教师也成了高科技人才,教师的工作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有可能大弧度增加,到时候成为中等收入者,完全有可能。那么,教师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自然而然了。

3

现在的教师也分为很多种。有公办在编教师、民办教师还有培训学校的教师等。

先说第一类,在编教师,这一类教师人数最多,近年来国家一直在说提高教师待遇,为什么提高?因为工资低啊,喊的口号是要和公务员工资标准持平,但具体来看还是有差距,不过现在每年在涨了,5年达到高收入,我觉得还是不可能,最多达到小康。高收入的话,在我们这个小地方,我认为最少得10000左右吧。

第二类,民办教师,也就是现在兴起的很多私立学校的教师,这些教师的收入其实已经达到高收入的标准了,但是他们付出的也多,工作量也大,很多事情都是公立学校教师不用做的,比如说,要招生,叫定期和家长沟通。民办学校的管理,就类似于公司的性质了,多劳多得,要想获得高收入,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第三类,培训学校的教师,他和第二类民办学校的有点类似,不过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属于课外辅导机构,门槛比较低。生源和品牌是最重要的,工资水平要略低于私立学校,个别突出的也是高收入群体。

4

首先打消你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不仅是未来五年未来十年二十年,教师行业整体都不可能成为高收入人群。原因有三:

一、体量大

高收入人群注定不是属于一个人口数量庞大的群体。在中国,除了农民和工人之外,就属教师的人口数量基数最大。全国数千万教师怎可能靠国家财政整体大面积大幅度提升待遇?假如你是国民财富分配者,你会这样分配财富吗?

二、风险小

高收入是必带来高风险,比如风险投资,比如商业行为。多少人财富缩水,投资打水漂。那么多做生意的商界人士,成功者寥寥无几,大多数都会经历折本失败的体验。教师虽然工资收入低,但几乎不可能亏损。对于不承担高风险的教育人来说,稳定已经成为其工作配套的一大优点。至于被杀被骂被投诉虽常有发生,却无经济损失,故教师普遍高收入近乎奢望!

三、创新弱

高收入者一般都有源源不竭的创造动力,能够想出新点子,发明新产品,创造新模式。很多创造出来的事物能够引领潮流,满足市场需求,带来经济效益。大多数教师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只能单靠薪水度日,如何能实现高收入?

那教师是不是永远不可能发财了?对,绝大多数教师若无非常规路径几乎都不具备可能性!

5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专家上世纪末的调查报告,全世界教育资源分布很不平衡,80%的资源分布在占人口20%的发达国家,20%的教育资源分布在占人口80%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但中国经过1990年代教育调整改革以来,政府财政对教育加大资金投入。经过30来年的运作,如今的中国,已经不缺教育资源了。但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稀缺。也就是说,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是不平衡的。一、二线大城市较多,中小城市较少

以武汉为例,共有大学82所,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有10所一本大学,其中211大学7所。二本大学12所。三本23所,高职高专30所。军事院校7所。大学在校学生约57万多人,包括硕士、博士、博士后及外国留学生。武汉有省级重点高中50所,以每所高中2千多学生估算,可容纳10多万人。这种强大的资源配置,任何三、四线城市根本不可比拟。

优质教育是什么概念呢?首先是有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然后是有优良的校舍及教育教学物质条件。还有科学严谨的管理及其制度、方法、措施等等。用瞬时判断法,就可以判断一个学校的优劣。当你走进一所学校,一切都井井有条,课堂安静而专注。这是一所优质学校。与此不同的学校也有,校园嘈杂纷乱,上课时间还有学生窜出窜进。这是一所糟糕的学校。坎曼尔诗笺云:名门出杰子,好木出良材。

谈到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这虽然是个庸俗的话题,但也是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人是英雄钱是胆,文钱难死英雄汉。在改革开放之初,出现了万元户,当时教师的月收入在36.5元到76元之间,年收入远低1千元,大约有5%左右的教师弃教从商,下海做生意。随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资逐渐加起来。最初是一刀切,大家都差不多。齐步走,三年加级加薪,人人有份,教龄越长的工资越高。并不太重视教学效果和成绩。之后推行教师职称制和全员合同聘用制,强调教育教学效果和业绩。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于是教师的工资就有了档次区别,同时,又有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优秀教师可以向优秀学校流动。不太优秀的可在教育局系统内调整,去二类学校。但总体上保持稳定,不伤筋动骨。教师的工资,分档案工资和“活面”工资两部分,档案工资由政府财财拨款,按时按额发放。活面工资政府财政不管,由学校自筹,政策规定可以发,发了不违纪违规。学校没钱也可以不发或少发。本科大学和重点高中一般不差钱,可以足额发放。体现了优质优价的经济学规律。

中国地方广大,各地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深圳市的教师工资比较高,目前年收入大约在20万上下。武汉就低了一半,大约在10万上下。武汉初入职的教师月收入在5千元左右,高级教师在7千元左右。每年有14个月的工资,再加上全勤奖、劳动保护、年终奖、高考初考奖、假期旅游经费等项,再加住房公积金按1比1补贴。总体平均工资略高于武汉市目前7100元/月。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教师工资会逐年提升。据我的了解,武汉市重点高中和优质初中的教师,除少数初入职的青年教师外,大约80%的教师都有房有车。学校里的非教育教学无技术职称的职员和工人,工资收入要低二到三成。

教师是一个稳定的职业,英国有谚语说:流动的职业不聚财,滚动的石头不生苔。中国现在不缺教师,但优秀的教师不足。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尽管网络上有各种谤言和歪理邪说,皆不足取信。相信会有更多的优秀青年加入到教师的行列中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