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发臭、茶几碎裂 肆意妄为的租客缺乏“规则意识”

电视机只剩下外壳、茶几碎裂、冰箱内的食物因停电已发霉发臭、墙上房顶上被泼了残羹剩汤……这是收房时辽宁大连市市民小王看到的情景,一年前他把新房出租给一位外表很光鲜靓丽的90后姑娘,没想到只一年的时间就成了这幅光景。小王希望提醒其他房主,租房时不能以貌取人,外表光鲜靓丽的姑娘生活中也有可能非常邋遢。(8月20日《楚天都市报》)

千姿百态的社会流动,让房屋租赁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对于那些缺乏财富积累和社会资本的年轻人来说,“居者有其屋”需要一个过程,租房成为一种过渡的手段;对于那些房东来说,多一笔收入可以让自己的“荷包”更鼓一些,何乐而不为?

然而,当交易双方有一方缺乏规则意识与契约精神,既可能给对方带来物质损失,也可能给对方带来精神上的痛苦与伤害。为了避免利益受损,为了避免和租客出现纠纷与冲突,一些人宁可将房子空置。

“租房以貌取人”的背后,隐伏着房东的纠结与无奈。在不确定性增多的风险社会,遇上好的租客是一种幸运,遇上不好的租客是一种不幸。在一个盛行印象管理的时代里,有些人在看得见的前台光鲜、体面,在看不见的幕后并不见得喜欢干净、整洁。“租房以貌取人”的失败,就在于房东先入为主将租客的外表与精神世界进行关联。

有人好动,有人喜静;有的人无肉不欢,有的人偏爱素食;有的人喜欢整洁干净,有的人则显得有些邋遢……尽管生活方式可以丰富多彩,底线意识与边界意识却应该成为所有人的“价值公约数”——租来的房子毕竟是他人的财物,不能自说自话;爱护房东的财物、维护房间的整洁,不仅是对房东正当权益的尊重,也彰显了自己的教养与文明水平。

美国作家福塞尔有本叫《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位》的畅销书,其中有一章节就叫“以貌取人”,里面讲了诸如“容貌”、“衣着”、“体重”、“整洁”等知识与技术。是否愿意在“整洁”上进行投入,成为社会分层的一个标识——保持整洁关乎生活品位与审美能力。同样的身份标签,不同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角色扮演。有的租客懂得换位思考,在退租前将房子收拾整理好;有的租客将房子弄得面目全非,对待他人财产的态度,折射出人们的价值底色和文化格调。

租客与房东之间是一种互信、互惠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损失的“零和博弈”。“租房以貌取人”的事与愿违,折射出一些消费者精神世界的苍白与贫瘠。毕竟,权利有边界,支付了房租并不意味着租客可以肆意妄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