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只为了给山村孩子插上“隐形的翅膀”

肖瓛近照

孩子们在舞蹈室练功

她6岁时第一次接触舞蹈,便深深爱上了这门艺术,每天挥洒着汗水努力练习,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她曾经是一名大学舞蹈教师,但为了给山村孩子的舞蹈梦插上翅膀,现在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她就是袁州区芦村中心小学教师肖瓛。

2003年,肖瓛毕业于赣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在赣南师范学院读书期间,她把舞蹈视为自己人生的最大追求,每天天不亮就到舞蹈房练功,最终成为舞蹈学院的佼佼者,多次在学校组织的舞蹈大赛中获奖。

2007年毕业后,肖瓛通过了福建省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招聘考试,成为一名大学舞蹈老师。她曾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校园舞蹈比赛获得一等奖;代表福建省赴土耳其等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多次赴台湾进行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学生登上春晚的舞台........

2014年,偶然一次回乡探亲时,看到农村小学的孩子非常喜欢跳舞,但是苦于没有专业的舞蹈老师。她想,要是有一天能教他们跳舞该多好啊!

于是,2015年9月,她选择放弃继续在福建省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大学老师的机会,告别了繁华的都市和曾经带给她那么多荣誉的学校,从泉州调回到家乡宜春工作。

填写学校时,她毅然选择到袁州区芦村中心小学任教。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和埋怨,她笑着说:“梦想是指路灯。生活中如果没有梦想,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只会随风飘荡。我愿意去实现我的梦想。”

从此,她扎根乡村舞蹈教育事业,为山里的孩子插上舞蹈的“隐形的翅膀”,让这所山村小学焕发出了无限生机。

肖瓛初到芦村中心小学,发现现实中与想象的场景有所差别,乡村教师紧缺,没有专职舞蹈课程,一名老师往往要身兼数职,担任几科的教学任务。但她不仅认真完成各科的教学,还坚持不忘练习舞蹈。慢慢地,她发现这里的孩子跟城里孩子相比,生活比较单调,整天就是教室、家“两点一线”,课余时间,很少有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她下定决心: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山村的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拥有丰富的课余生活和快乐的童年。

她主动找到校长,诉说心中的愿望。校长听后非常支持,想方设法在学校挤出一间房间,用来做舞蹈室。肖瓛立刻从网上买来地垫,开始精心地布置舞蹈室。她利用音乐课播放经典舞蹈视频,让孩子们从中得到熏陶,并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给孩子们演示侧身翻、空手翻、单手翻、下腰、劈叉等舞蹈基本功,以此激发孩子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很快,一批有舞蹈爱好和天赋的孩子脱颖而出,她的心里喜滋滋的。

2016年年初,袁州区教育局下发了举办体育艺术节的通知,要求各学校积极准备参演节目。得知这一消息,她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这是山村孩子们展现自己舞蹈技艺的一次机会,绝不能错过。担忧的是,要在这么短时间内拿出参演节目,孩子们能行吗?

肖瓛精心编排了舞蹈《圣洁的精灵》,经过几个月的艰苦练习,《圣洁的精灵》在2016年7月的艺术节上大放异彩,荣获了特等奖。这是宜春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农村小学。今年7月3日,由她和柳海燕老师指导的《大山里的梦》在袁州区中小学体育艺术节上荣获一等奖。

参加艺术节后孩子们成了学校里的“小明星”,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光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到舞蹈学习中。

起初,很多家长并不同意孩子学跳舞,觉得“学什么跳舞,学跳舞会学坏的”。但是,舞蹈不仅让孩子们爱上了学习,还使孩子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让不少家长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我家孩子原来肢体很僵硬,还有点驼背。经过肖老师的指导训练,孩子不仅体形端正、肢体灵活,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了,学习劲头更足了,真的很感激肖老师!”目睹女儿学习舞蹈后的诸多变化,学生袁欣瑜的母亲激动地说。

目前,芦村中心小学舞蹈队的人数已经发展到70余人。在肖瓛的带动下,该校活力校园建设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跳舞已经成了孩子们课余生活的一部分。学校大课间活动时,她还编排了《志成学子之歌》《春晓》等大课间操。一下课,全校学生就一起舞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现在的肖瓛小有名气,城里有很多学校想把她挖过去,她总是婉言谢绝。家人和朋友都劝她要抓住机会调回城里,甚至怪她,别人都想尽办法考进城市的学校,她有这么好的机会却错过。面对种种声音,她莞尔一笑地说:“是舞蹈让山里的孩子们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给了她们实现梦想的希望,当我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和舞动的身姿时,感觉到这是一份无法割舍的情怀,这也是我坚守山村舞蹈教育的动力。”(记者 夏侯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