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物报道02」粘良图:耕读于田野之间的农民学者

[闽南网]

闽南网8月31日讯 (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吴雅静 姚珊红 实习记者 吴圳烽 文/图/视频)与共和国同龄的粘良图,出生在晋江市金井镇钞岱村,是一位从农田走出来的地方史学者,从晋江博物馆退休后,仍发挥余热,现在是晋江五店市建设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继续致力于当地传统文化的研究、著述和传播。

2018最美人物候选人粘良图

粘良图的办公桌上,堆着的都是书,一本厚沉沉的《汉语大字典》常立案前。每天还未到上班时间,他就早早地出现在办公室,聚精会神敲打着键盘…

特招入职博物馆 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学校读书时,粘良图格外喜欢文学,语文成绩常常班里数一数二。初中毕业遇上文革,失学后的他便返乡务农,在家里自学,农忙之余手不释卷。

在平淡的日子中,粘良图起早贪黑,春种秋收,做各种农活,还当过小学语文代课老师,到城里打过小工,承包过农场。闲暇时间,他就开始写一些地方人物故事给当地报纸投稿,慢慢地,在当时泉州文化界,粘良图有如黑马般出现,而他的作品《俞大猷》还获得了中篇小说征文大赛三等奖。

粘良图向闽南网记者说起他的过去

47岁那年,作为特殊专业人才,粘良图被特招入晋江市博物馆任职,一个月工资400块钱。期间,一个开皮革店的朋友找到他,想让其帮忙管账,薪资优厚,但粘良图毅然拒绝,还是选择了博物馆的工作。“那时已经不用担忧温饱问题,在精神上要更有追求,有这么一个平台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粘老说,对于这份博物馆的工作,一直心怀感恩,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同事眼中的“土专家” 前7年是个临时工

在同事兼舍友林先生的眼里,粘老是晋江的“土专家”, 常常有人来向他请教问题,他来者不拒,耐心解答。下班后的粘老没有多余的娱乐活动,“他性格比较安静内敛,常常一个人在宿舍看书,做研究,周末粘老也是满心想着可以到哪里去做田野调查,多挖掘一些地方文化。”

同事老范说,粘老在博物馆的前7年,大家都不知道他其实只是一个临时工,他一心一意默默做研究,同事才帮忙一手操办转正。在粘老看来,自己领了一份薪水,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这期间,有不少文学界的老师教授主动帮粘老写推荐信,当时,有同事把粘老写过的书送去编办,领导看了后感到十分惊讶,说一定要将他招到我们的队伍中来。紧接着,又向送书的同事多要了几本,想让大家一起看看这位同志的水平。老范说,“转正一事,各部门基本一路开“绿灯”,大家对他都是非常认可的。”

一丝不苟做学问 他出版了十几本书

“做三分不能说五分,做一点是一点,每一点都是在积累、在进步。”粘老就是这样脚踏实地工作,这么多年来,出版过《晋江草庵研究》《晋江史话》《晋江碑刻集》《晋江海港琐记》《五店市讲古》《晋江古厝文化摭珍》《晋江家训选读》等十几本的书,发表过的民俗文化、民间人物、故事等文章更是无法统计,这都离不开粘老对学术的严谨和一丝不苟。

粘良图出版的部分书籍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粘老看来,书本知识要自己花费功夫去消化,要想做好学术,光坐得住冷板凳没用,还要深入地去实地探究。在写《晋江草庵研究》时,为了搜集到更多信息,他常常下乡去做田野调查。

粘良图与群众沟通

让他颇为惊喜的是,当时村里人告诉他有一块关于草庵的墓志铭,只是当时墓志铭被烧掉了,好在后来又得知,有人描摹过墓志铭上的文字,几番周转,粘老还是不放弃,最终找到了那些记载。

粘良图仔细查看墓志铭

离不开脚下这片土地 耕读于田野之间

种田是从土地里获得收成,地方史的研究同样离不开脚下这片土地。“有时候做学问就像务农,深翻土地就像深翻这片乡土文化。”粘老说。

退休至今,粘良图从未放弃过对当地史及文化的探究,现在,他的办公桌上仍堆着一叠厚厚的关于“广州十三行”的书籍、资料,他想能否从中发现自古以来的广州商行与泉州港口之间的贸易联系,去找寻更多的故事。谈及未来,已经古稀之年的粘老坦言,仍将身体力行继续地方史研究。

几十年来如一日,粘良图坚守着如农民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质朴习惯。他原本是一介布衣,更是一个扎根土地的地方史学者,坚守着平淡,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一丝一点只为深耕这片土地。

推荐阅读:

【最美人物报道01】陈成芬:南音是我一生的挚爱 爱它胜过我爱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