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通报表扬20名“新时代好少年” 看看都有谁!

5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表扬2018年十堰市 “新时代好少年”的通报,王阵等10名同学获 “新时代好少年”称号,乔启帆等10名同学获 “新时代好少年”提名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帮助未成年人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向 “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和评选表扬活动。经由下至上层层推荐、评选和综合评定,决定授予王阵等10名同学“新时代好少年”称号、乔启帆等10名同学 “新时代好少年”提名奖。希望受表扬的同学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在思想品德和学习创新上树立标杆、争做表率。市属各媒体要开设专题、专栏、专刊集中对先进典型进行报道宣传,在全市未成年人中掀起学习争做 “新时代好少年”的高潮。各地各部门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自强自立、创新创造,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形成人人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的良好局面。

向“新时代好少年”学习

王阵:自立自强挑重担

王阵家住茅箭区茅塔乡莫家沟村3组,就读于茅箭区文锦学校初一 (3)班。

小时候的王阵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有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有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爸爸妈妈,有聪明活泼的妹妹,一家人虽不富裕,但其乐融融。不幸的是,王阵6岁时,妈妈因病去世,父亲在外打工失踪,爷爷奶奶都去世,兄妹俩只有靠外婆照料。他在六岁的时候就开始主动挑起家里的重担,给外婆做饭,帮忙做家务,还要照顾妹妹的生活,不幸的遭遇让他过早体味到生活的艰辛。但他总是说: “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不能让外婆担心。”

在王阵眼里,年幼的自己不能给外婆更好的生活,但是最大的孝就是好好读书,长大后报答外婆的养育之恩。王阵的班主任陈诗颖老师说:“课堂上,他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总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外,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到当天任务当天完成,当天消化。遇到难题,他总是虚心地向老师请教,直到找到正确的答案为止。他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爱读书、勤思考、爱劳动,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王贵金:艰苦朴素心善良

王贵金家住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湖北口村二组,是湖北口回族乡初级中学九年级学生。

在家长的心目中,他懂事孝顺,尊老爱幼,乖巧可爱。由于家境不是太好,父母在外打工,留下爷爷奶奶在家照顾他。而他小小年纪就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不用大人操心。他还经常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打扫房间,整理鞋子、衣服,成了家里的小帮手,他觉得正是这些家务让他学会了如何动手与动脑。

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他穿着很朴素,在学校从不乱花一分钱,夏天比较热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去买各种冰冻饮料来解渴,而他却总是喝着白开水,还总是说白开水又解渴又健康,同学们私下里都说他是“小气鬼”。但正是这个 “小气鬼”,在学校组织的为贫困学生捐款活动中,他捐款金额是班上最多的。

王倩倩:乐于助人懂感恩

王倩倩是茅箭区西坪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今年11岁的她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是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的“小精灵”。

在老师眼中,她是一个虚心好学,勤奋刻苦独立的学生。注重均衡发展,各门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在学习过程中,她乐于助人,常常帮助同学,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称赞。

在家里,她勤俭节约,不乱花钱,她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她善良有孝心,在家会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还经常给奶奶洗脚、捶背。看到妈妈干活累得腰痛,总会关切地说: “妈妈,快休息会儿,我给您揉揉,我帮您干。”妈妈听到这些话很是欣慰。奶奶要给她买东西,她总是说:“谢谢,不用了,我有呢!”她会设身处地理解父母,从小至今没有给父母添过乱。

在社会上,她是优秀的小公民。平时在大街上看见有人乱扔垃圾,她总会上前把垃圾捡起扔进垃圾箱。在环保方面,她也做得相当出色,坚决抵制“白色污染”进校园,带头节约用水用电。

王博:身残志坚好儿郎

王博现就读于市东风小学六(4)班,出生于普通而又相对清贫的家庭,但这些依然阻挡不了这个阳光少年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对未来的信心蓬勃!

两岁的时候,王博趁着家长忙着家务时跑到压面机旁边玩耍。一不小心启动了机器开关,飞速旋转的齿轮吸引住了童稚的他。出于好奇,他便不自觉地用手去碰一碰这个新奇的“玩具”,当中指刚碰到高速旋转的齿轮时,一阵刺痛传遍全身,顷刻间中指被压断,半截手指被压得血手模糊。从此,他便成了九指孩童。

上学后,因为手指的残缺使他无法正常握笔写字,但是这并未将积极乐观的王博打倒,回到家中,他努力调整握笔姿势,用无名指来垫住中指,反复练习,慢慢书写,指间的压痛感时时涌上心头,但他咬牙坚持着。反反复复地手指肿了又消,消了又肿,他终于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能把字写得像其他同学一样好了,看着自己的字,他第一次尝到了克服困难之后的喜悦。

身体的缺陷,让王博变得更加勤奋努力、热爱生活。2018年王博获得第十三届宋庆龄奖学金,他用自己的言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时代优秀少年的风采。

石敬怡:乐观开朗有担当

石敬怡,勤奋好学、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多才多艺,真正做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郧阳区柳陂镇中心小学,她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

由于爸妈在十堰城区打工,无暇照顾家庭,照顾爷爷奶奶的任务便落到了她的肩上。除了帮爷爷奶奶干农活、做家务,她还经常给两位老人洗脚、捶背,把校园里的趣闻讲给他们听,逗得二老笑开了花。她说:"孝"要从内心深处自然流露,"敬"要从一言一行中体现。”爷爷奶奶心疼她,劝她多休息,可她总会用灿烂的微笑告诉他们:“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校期间,石敬怡曾担任学习委员和中队长。她是“小监督员”,有同学不守纪律了,她会及时指出来;她也是“小老师”,总是耐心辅导有困难的同学;她更是 “小助手”,积极主动地为老师、为同学服务,从不抱怨。除了成绩优异,活泼开朗的她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区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

汪芷田:阳光自信有大爱

东风第五中学九年级学生、校学生会主席汪芷田是一名阳光、自信、开朗、爱笑的大男孩,他品学兼优,兴趣广泛,热爱集体,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同学的好榜样。

成绩优异的他不仅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还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他常常把学习经验分享给身边的同学,主动帮助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时时处处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大家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共同进步。

他喜欢摄影、视频剪辑,经常利用周末时间拿起相机去记录身边的风景。2017年暑假,十堰市正处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冲刺阶段,他认为自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采用延时摄影的形式,拍摄了一部名为 《十堰·映像》的城市宣传片,一时间在各大网络平台转发。他说: “虽然在拍摄过程中想过放弃,但在父母和朋友的支持下,还是坚持了下来,当成片出来的那一刻,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茫茫沧海,巍巍高山,我心不变,我行撼天。”这是汪芷田同学对于自己的期许。他知道,唯有不忘初心,勤奋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张一毛:甘做“爱心小使者”

张一毛家住竹山县溢水镇朱家湾村,现就读十堰市外国语学校高一(10)班。在亲人眼中,他言行知礼、孝顺长辈;在同学眼中,他富有爱心、乐于助人;在老师眼中,他品学兼优、勤奋好学。

懂得百善孝为先的他,看见外公干活汗流浃背,他会主动帮忙并给外公摇扇子,他从小就明白了“粒粒皆辛苦”,因此他从不挑食。如果有好吃的,一定让家人也一起吃,否则他就不吃。在家里,他不仅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是父母的好帮手。他自己整理文具,打扫房间,他主动帮妈妈提水、倒垃圾、洗菜、洗碗等。有一次,妈妈感冒头痛躺在床上,他楼上楼下地奔跑为妈妈买药、买稀饭,照顾妈妈,让妈妈感动万分。

初三时,班里有位住宿生摔伤了腿,他主动背同学上下楼,并从家里带牛奶、水果给同学补充营养。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主动伸出自己的双手,因而获得了“爱心小使者”的称号。

张思雨:乐观向上迎挑战

张思雨,房县九道乡东风希望小学五年级学生。家住九道乡义渡坪村移民库区,距学校80多公里,山遥路远,交通不便,她不怕苦,更能吃苦。

6岁那年,爸爸摔伤在家,至今胳膊里的钢板未取,妈妈为了照顾爸爸,狠下心把她送学校住宿。家里不通电话,她用学习来冲淡思念妈妈的痛苦,用优异的成绩让爸爸安心养病,让妈妈对她放心。

家里条件艰苦,她从不和同学朋友攀比,旧衣服也洗得干干净净,高高兴兴地穿着去学校。周末在家,白天洗衣、做饭、喂猪、做农活,这些家务小小的张思雨样样都拿得起。晚上,当妈妈做完一天的农活,累得腰酸背痛时,就帮妈妈捶背揉肩,给妈妈讲学校和身边的事,为她放松心情。

小小的张思雨以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学习、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她热爱生活,努力向上,不懈地追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宝贵的经历将陪伴着她攀越人生的巅峰,越走越远。

陈嘉颖:留守儿童好榜样

陈嘉颖今年11岁,就读于张湾区方滩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她是一个乐观向上、独立自主、成绩优异、全面发展的学生。是老师眼中勤奋刻苦的好学生,是家长眼中听话懂事的好孩子,是同学眼中乐于助人的好伙伴。

在学习上,她是班上的“学习小达人”。课前认真做好各门功课的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及时复习,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并多次荣获张湾区“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在班级中,作为班长的陈嘉颖是老师的 “小帮手”、同学们心中的“小标兵”,协助老师完成班级管理工作,为同学们树立了好榜样。

在生活上,她乐观开朗,阳光自信,尊老爱幼,还是一个非常节俭和充满爱心、懂事的孩子。因为是留守儿童,在家里,她经常帮助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她是外婆的“贴心人”。她独立自主,从小就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照顾好自己。

赵琰:勤劳善良少年郎

赵琰,家住竹溪县鄂坪乡岷峪村,母亲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做零工成了家里惟一的经济来源。父亲为了全家生计整日在外奔波,家务活自然就落到了年幼的赵琰身上。从小他便学会了帮父母做家务。周末其他孩子还在睡懒觉时,他已早早起床为妈妈做好早饭,把母亲安顿好,喂完猪后,走好几里路去砍柴,他的衣服经常被树枝挂出小洞,肩膀也磨得通红,可他从来都没有觉得辛苦,小小年纪的他常挂嘴边的口头禅是:我是小小男子汉,流血流汗不流泪。

看到父亲一人挣钱特别辛苦,每次放假做完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后,他会和父亲一起去挣钱。今年春季,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茶场采摘茶叶,几个双休日下来,挣了500多元钱,他分文不动,都交给了父亲。

2017年的秋季,走在放学路上的他,发现了路边因意外侧翻的一辆货车,跑近一看车里还有人,虽然有些害怕,但是深知救人要紧的他一口气跑了五里路呼救,终于找来大人们将困在车里的人救了出来。周围的人夸他聪明有爱心,他只是微笑地说:“帮助别人是我们应该做的,助人为快乐之本,这也是老师经常教育我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