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因为…所以…”,多观察总结

高中物理中有一个概念叫电子云,用来阐述电子的运行规律。与宏观世界不同,电子的运行并非是连续的。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我们都能够清晰的观测到运行的轨迹,具体到时间和空间上。但当世界缩小到电子这个层面时,逻辑就大相径庭了。

我们通常描绘电子轨迹的时候,会用这样一张图或者模型,中间是原子核,电子围绕它画出各种美丽的轨道。

这个模型很方便理解,但很可惜的是,电子并非循规蹈矩的按照轨道运行,而是像闪现一样,出现在一定范围内的任何区域。也就是说,电子的运动并非连续的,而且是不可预测的。他可能出现的区域范围就被称之为电子云,在三维空间中,电子云通常是球体,一个没有约束的球体内,电子不断的闪现,在某些区域和路径上出现的概率高一些,在另一些区域则第一点。我们无法预测到电子下一次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但科学家通过观察总结,提出了一套可以诠释电子出现概率的理论。

将电子可能出现的位置,不断的标记出来,形成的示意图,就是电子云。电子云是不存在的,仅仅是一种方便人们理解电子运行原理的假设。

在认识电子运行真相的过程中,人类花了一些时间。从一开始认为像葡萄干蛋糕到后来认为像行星运行,然后波尔提出了接近真相的“定态假设和稳定规则”,直到量子力学的大厦建立,人类才彻底掀开了这一颠覆我们认知的领域。

量子力学属于谢尔顿,我这个智商理解不了,但世界的不确定性和概率性对人类哲学带来了新的冲击,给了我们一种新的视角去理解世界,这种思想或许每个人都应该了解。

索罗斯一生都在追寻他的哲学理论,我没有看到他解释为什么命名“量子基金”,但我推测这其中有一些内在逻辑。

是个金融狗都要扯两句反身性原理,但我对这种理论具体如何应用到投资中始终不太能够理解。但索罗斯的一片著名演讲,很好的帮我理解这种哲学,《人的不确定性》。

这份演讲稿我放在二条,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人类社会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基本特征,解释世界的方法论是“预测、解释和验证”。

人类的行为从本质上并不可预测,即使是群体表现出特征时,也因为人的思想本身就是事务的一部分。思想的变化会影响到事务,事务的变化反过来则又会影响思想。

任何企图预测人类思想的行为,都是在追求缥缈的圣杯,做无用功。

那我们对认知人类社会就毫无办法了吗?索罗斯也给出了答案,预测、解释和验证。事务始终都在发生变化,通过观测总结规律,提出预测,并给予解释假设,最终验证结果。

这里的预测并不追求准确,而是双向的,重要的是针对验证点提出解释。譬如预测沪指未来三个月涨至3000点,这个假设本身不是关键,而是将这个预测拆解开。预测是基于怎样的现象,这个现象出现的前兆是怎样,这个前兆怎样观察到。回到沪指涨至3000点这个假设,这个场景下成交量应该提高,成交量提高的前兆应该是出现赚钱效应,那么连续上涨的版块应该要增多。

这样沪指3个月内涨至3000点这样一个假设,就被拆解成了,连续上涨的版块和个股增多,成交量放大,指数上涨。我们只需要一步步的解释现象,验证观点就好了。

索罗斯自诩是哲学家,金融只不过是一个可以完美验证他理论的战场。很多社会问题可能会比金融市场更加复杂,但遵循“预测、解释和验证”的方法论,去分析,能够得到一些不一样的视角,譬如贸易战走向、社保可持续性……

在社科领域,世界的相关性更有效,一味的追求因果逻辑可能会适得其反。多观察总结,少“因为…所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