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陈年“饼坚强”再现 节后月饼去向应接受监督

9月23日,中秋节“主角”之一的月饼已开始降价促销,吸引不少市民购买。“现在做活动,买一斤送一斤,多买多送。”记者一走进厦门市一超市,导购员便上前推销。记者注意到,在月饼专区,“买一赠一”“买一赠二”的红色促销降价牌贴在醒目位置。月饼专区围满前来选购月饼的市民。导购员说,中秋节一过,消费者对月饼的需求直线下降,月饼也就迅速变成“烫手山芋”。

我们又享受了一个举家团聚的中秋小长假,品味了美味可口的月饼。可中秋节一过,月饼就迅速变成“烫手山芋”。超市、酒店、食品店没卖完的月饼都会撤柜下架。但是,那些撤离柜台与厂家库存的月饼最终流向何方,让人放心不下。

当然,商家可以交给厂家销毁处理,厂家也可以低价卖给员工、免费发给职工,低价出售给饲料厂等等。这似乎都不是问题。但是想想当年南京的冠生园月饼陈馅事件与皖毛毛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出售的变质“黑心粽子”。我就一直放心不下。还有媒体曝光的“饼坚强”,让人心有余悸。

月饼添加过量防腐剂以后,八年时间过去了依然油光发亮,厂家、商家换个包装把前一两年的月饼拿出来出售,完全不存在技术障碍。作为消费者,我想问的是,相关部门对节后月饼处理的监管措施到底有没有?下架月饼是由商家自行处理,还是被退回厂家?是被销毁、卖给饲料厂,还是被旧物新用,被冰冻起来,留给来年再用?消费者需要一本明白账。

既然月饼可以八年不“坏”,如果没有监管制度及时跟进,谁能担保所有商家与厂家的利润血管里会自动流淌道德血液?谁能担保他们的良心不会发霉变质?

月饼是我们年年都要吃的节令食品。我也宁愿相信商家与厂家会妥善处理下架月饼,但仅靠商家与厂家的良心,缺少相关监管制度的保证,最终是不可行的。

我认为,要保证撤柜月饼不危害消费者,一方面,中秋节过后,厂家、商家要自证清白,主动说清下柜月饼的去向,接受消费者的监督,不能让没有卖完的月饼一夜蒸发,去向不明;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积极履行监管责任,督促商家与厂家妥善处理包括月饼在内的所有撤柜食品(特别是过期食品),并通过媒体交代撤柜食品的去向,避免消费者买到“饼坚强”与再加工的“陈馅旧料”,用制度的力量消除消费者心中的疑团,帮助消费者树立对食品市场的信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