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那片“格桑花”——记江苏泰州援藏教师钱维胜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验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摘自钱维胜援藏日记

援藏教师钱维胜

人物名片:

钱维胜,1976年8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大泗学校初中部教师。2014年赴拉萨支教,4年多来,为了藏区教育事业和藏区孩子的梦想倾力付出。2018年6月,荣登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

毅然远赴千里支教

这几年,钱维胜的中秋节都是在拉萨度过的。今年,他照例没能回家。

团圆之日来临之际,通过视频连线,一堂课后晚自习传回几千公里外的泰州市高港区大泗镇马龙村一户人家。

视频中,钱维胜站在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初一(9)班的讲台上,父母眼见儿子两鬓渐白,身形似乎又清瘦了不少。他给孩子们讲述着“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有关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守在电脑前的家人露出会心的微笑。晚自习结束时,对父母的歉疚、对家乡的思念,都倾注于一句祝福:“老爸、老妈,祝你们中秋快乐,扎西德勒。”

在藏区静得空灵的夜晚批改完作业,身心疲累的钱维胜还是马上就打开了日记本。上面记录着他一天的见闻和感受、教学工作的心得体会、班里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在字里行间抒发着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这个习惯从援藏之日起坚持至今,一天不曾间断。

“人生总是会面临无数次的选择,但是每一次的抉择我都没有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这段话,记录在援藏日记上。2014年8月,钱维胜主动申请并通过了泰州市委组织部和江苏省委组织部的层层选拔,成为江苏省第一批援藏教师,远赴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支教。

他形容自己“不安于现状、勇于挑战自我”,即便如此,出发前也并非没有过犹豫。父母年迈多病、孩子正读高中、世界屋脊的高海拔……都在钱维胜心里泛起层层涟漪。待涟漪重归平静,他还是毅然决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岁就从泰州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高港区大泗学校教初中语文,钱维胜的工作经验毋庸置疑,只是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远远超过心理预期。从长江之滨来到雪域高原,他头痛欲裂、十指发紫,靠喝水、吸氧勉强维持。咬牙坚持了半个月,依然脚下无力,每迈出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

那段日子,每一天都在生死边缘煎熬,钱维胜在心里默默给自己鼓劲儿:要像生长在高原的青稞一样,纵然环境再恶劣,也要迎着太阳顽强生长。

让孩子们似格桑花

“这些孩子就像高原上静静盛开的格桑花,美丽质朴,洁白无瑕。”扛过高原反应走上讲台那一天,班里藏族孩子们的热情、淳朴、善良让钱维胜印象深刻。看着一张张“高原红”的笑脸,他给自己定下几条基本的工作准则:敬业乐业、积极开拓、笃学智教、因材施教、永不言弃。

可没想到的是,孩子们无法用汉语顺畅朗读和交流,上课不习惯记笔记甚至不知课后要完成作业。他们薄弱的基础知识,几乎一瞬间就把钱维胜的梦想推进了现实的深渊。眼前所见,让这名初来乍到的援藏老师意识到,要帮助藏族孩子像格桑花一样美丽绽放,除了梦想和激情,还要有合乎时宜的教育理念和智慧。

“方法总比困难多”,到藏族老师的课堂上“取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钱维胜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浅一点、课堂容量少一点、授课材料实一点、课堂互动多一点、课堂氛围活一点、练习定位准一点、师生距离近一点……

努力总有收获。慢慢地,孩子们的学习步入正轨,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2017年中考,拉萨江苏实验中学语文平均成绩在拉萨7县2区中名列前茅,钱维胜任教的班级以平均分86.5的成绩在全校11个班级中位居第一,比他当初接班时上升了近40分。

稳定班里学习成绩的同时,钱维胜想着要带动全校师生共同进步。尽管一天要上五六堂课,周末和节假日也难得休息,他还是利用业余时间,整理汇编了多套教材在全校推广,让更多老师、学生从中受益。

课上是良师,课后是益友。钱维胜经常与班上的孩子们聊天谈心,为他们排忧解难。

旦增尖才、罗布措姆来自边远藏区,家庭贫困。每到周末,钱维胜常帮他们辅导功课,还时常补贴他们一些生活费;遇到有学生感冒或是嗓子发炎,他二话不说,骑着自行车到街上买药;每个孩子每一次的小进步,他都看在眼里,并买些钢笔之类的学习用品作为鼓励。

西藏开学早,8月10日钱维胜就离开家乡回到了学校。自从支教以来,每逢母亲生日,他这个长子都不能守在身边尽孝。今年正赶上母亲70岁寿辰,当天,远在千里之外的他特意煮了一碗面,对着摄像头为家中的妈妈送上祝福:“生日快乐!”

难舍心中浓浓牵挂

强烈的高原反应、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钱维胜的援藏之路充满艰辛和坎坷。然而,2015年5月,首批援藏任务即将结束时,他又申请加入了江苏省第二批援藏团队,继续援藏两年。

“父母需要照料,儿子面临高考,妻子还在等着我回去,实话说,那时候不是没有纠结。”钱维胜坦言,是一封学生和家长的联名信把他留了下来,继续圆自己和孩子们一个七彩的梦,因为“舍不得这群淳朴的孩子,更不能辜负家长们真诚的期盼。”就这样,一天、一个月、一年、两年……他在雪域高原的三尺讲台上默默坚守着。

转眼间到了2017年5月,眼看第二轮援藏任务又将结束,钱维胜这次没有丝毫犹豫,选择留在西藏再支教一轮。“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必须加快补上教育这个‘短板’,为西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富民兴藏’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心中所想,坚定着他奉献当地教育事业的决心。

援藏这些年,在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钱维胜始终身先士卒,先后多次面向地市级开设示范课、观摩课等教研活动,多次参加送教下乡活动,多次在省市级培训活动中辅导帮扶青年教师……他立志要将教育援藏从“输血式”发展成“造血式”,让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扎根祖国边陲、开花结果。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时至今日,钱维胜还是没能完全适应拉萨的气候,他卧室床边常备医用氧气瓶,各种药物长期不离身。哪怕身体有再多不适,也总是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钱维胜说:“我热爱这个民风淳朴的地方,在这里很开心。总想着走一步,再走一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