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光压-从获诺贝尔物理奖的光学镊子到太空旅行都靠它

2018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一半颁给了发明光学镊子的美国物理学家亚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因为在他的神奇发明之下,人们可以不必用有形的工具夹持或移动微观物体,就能操控它们进行观察,从而避免了工具对样品的损伤和污染。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通过光电设备发出的上下光束来操控微小物体

光电仪器发出的两个激光束“捕获”微观的分子或细胞样品

光学镊子里的激光束能够操控物体,原因在于这些激光向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根据现代物理理论,光束具有粒子属性,光子与物体的碰撞同样遵循动量守恒,所有光就像喷涌的粒子流一样,打在物体表面就会产生推动力。在聚焦的光束照射下,微观物体会被两束光的合力束缚,就像被“捕捉”一样,当光束移动时,也就跟着移动。

当然,这种光压力是非常微弱的,日常生活中对宏观物体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即使在光电领域也少有关注。只有在微观研究中才能看到对微小粒子的显著作用。然而,当物体处于太空中呢?光的压力能产生作用吗?

这就是“太阳帆”的技术背景。

在长途太空旅行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能源的供应。现在的办法是让飞船起飞时就携带化学燃料,这只能支撑短时间的飞行,当飞船需要跨越太阳系飞向更远距离时,自带燃料的做法显然行不通。那么很自然的人们会想到利用太阳光能来驱动,但像太阳能电池那样吸收光能量转化为电的做法也是不行的,因为在太空中没有介质,也没有摩擦力,我们无法通过类似于轮子或螺旋桨之类的物体产生推进力。在现在的宇宙飞船中,化学燃料的燃烧向后方喷射气体因此获得反向的推进力。而设想中的太阳帆则获得太阳光正向的光压力获得动力。

在太空中,没有介质的摩擦阻力,所以即使一点微小的推力都能够产生加速度,当加速度随时间累积后就能让飞船达到可观的速度,这就是光压力能够在太空中应用的原因。

飞行器张开巨大的帆,捕捉来自太阳光的压力

太阳帆使用巨大的薄膜帆布,以太阳光的辐射压做为太空船推进力。因为物体表面的光反射越强,光压力就越大,因此帆表面涂有强反射的镜面涂层。帆的角度还可以灵活调节,甚至不必远离太阳,在需要靠近太阳时,也可以利用类似三角帆的原理,以螺旋型路线向太阳行进。

实际上,这种太阳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设想当中,人们甚至进行了实验验证。2010 年日本种子岛太空中心发射的行星际探测器 IKAROS 就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了太阳帆的太空飞行器。

IKAROS 模型图

IKAROS 在当年6月11日完全展开太阳帆后,即利用太阳光压力加速飞向金星,成功完成了飞行和姿态控制。

IKAROS 的成功表明太阳帆的确具有了实用的价值,相信今后利用同样技术的太空飞行会越来越多。

不过上述太阳帆仍然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对太阳太过依赖。因为距离太阳越远,光辐射越弱,所以当飞船要跨越太阳系进行深空探索时,太阳帆将难以获得足够的推进力。而下一个恒星的距离非常遥远,不可能等到用其它恒星光辐射的时候才来加速。于是,人们又提出了直接用定向激光来照射远去的太阳帆的计划。

从地球上的光电装置发射激光推动太空船飞行

由于没有空气散射,激光在太空中的传播效率非常高,衰减很小,很适合远距离的照射,唯一要注意的是,控制激光光束的扩散角和对准方向,因为距离太远就容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