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让三四线城市成蓝海 年轻人抛弃北上广回流掘金

说到城市发展,一二线城市一直以来都是三四线城市引以为傲的榜样。出行道路四通八达,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愿意背井离乡的原因。

但最近几年里,很多和小编一样来杭谋生的朋友纷纷离杭回乡。问到为何回家,几乎都是“回乡发展”。坚定的话语夹杂着忧伤和不舍。

起初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正在拼搏的年纪,却要回家过上养老的生活。每天看得半夜下班回家的人群,,突然感觉到”除了加班外,或许就是孤独在作怪”。

一线城市扎堆难,回乡注入新活力

如今,80后90后都能感受到,自己家乡同龄人早以安居乐业,而自己每月交完房租手上工资就已寥寥无几,一线城市的房价让你遥不可及。

一直以来,大家都说大城市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从不会亏待有梦想敢行动的人,在这里即使赤手空拳也可以打出点名堂。

可奋斗几年后,发现一年剩下的工资,在偌大的城市,却难以有一平米可以立足。

越来越多被大都市生活折磨的筋疲力尽朋友渐渐远离都市,使得三四线城市也迎来了新的人口红利。

在这里他们不用花一生去背负房贷的压力,可以享受自由支配财产的权利,而且在城镇化完成后,随着城市的产业升级,人均GDP普遍突破了3000美元,来自三四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将成为占比增长最快的群体,这些人的消费欲望强烈,成为推动三四线城市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移动支付时代,三四线城市出蓝海

付呗发现,伴随互联网金融的繁盛,移动支付的发展有了一个新方向:迈向三四线城市,蓬勃发展。

近年来,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建设也越来越争气,在生活中,也有大量三四线城市强大消费能力的案例:在2015年三四线城市汽车销量就已占到了全国的68%,消费电子有72%来自于大品牌,海淘的增速超过了100%等等。

付呗作为三四线城市的看客,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注重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现象,不禁被其发展升级的速度深深折服。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微信、支付宝以及银联这样的智慧支付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众多人们走向智慧生活的第一选择,而且社交化的商业模式也改善了三四线城市消费渠道匮乏的状况。

同时,由于三、四线城市相对规模较小,目标群体范围更为集中,为移动支付大刀阔斧地向三四线城市跃进提供了条件。

移动支付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做为餐饮业,老板一般重复问顾客两个问题。一个是“在这吃还是带走?”,另一个是“微信还是支付宝?”这两大问题的背后,恰好是中国朝气蓬勃的两大互联网产业:外卖和移动支付。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消费规模的持续增长,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且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市场出台了多项政策,从支付牌照收紧,到96费改执行,再到二维码支付的开闸放水,每一项政策都是对此前的行业乱象的大力度整顿,极大促进了行业的良性发展,二维码支付技术规范,以及支付方式和支付场景的不断丰富,都带动了移动支付的发展。

移动支付支付抢占市场

三四线城市大有空间

中国依然是二三四线城市人口占据了绝大多数,从商业空间来看,这是一个掌握了数万亿交易规模的通道,对于数千万的商家而言,可挖掘的增值服务远比支付本身大。

而对于市场,中国目前移动支付用户只有5亿,信用卡移动支付的比例仅为5%,移动支付占整体支付的比重仍然较小。

事实上,虽然移动支付在全国成为热潮,但是在一二线以下城市,移动支付还有很大的开垦空间。也就是说,移动支付还有大片未开发的市场,就智慧支付的市场来说,下半场大有空间。

根据企鹅智库发表的一份数据调查显示,尽管有92%的受访者选择移动支付作为自己线下消费中的主要支付方式,但在一二线级别城市,占比则仍在50%左右。因此,在未来,二三四线城市将会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推动无现金化重要的战场。

在移动支付这场热闹而喧嚣的支付大战背后,微信与支付宝的算盘早已明了,想要拿到支付大数据,获取更多用户,却难以实现深层次商户的接入,未来平台对接入线下服务的竞争,更多将表现在二三四线城市上。

因此,除了一线二线外,中国社会已经切换至三四线城市,只有看透了一二线城市外的市场,才有机会真正逐鹿中原,成就霸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