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做一个幸福的‘傻子’”

我是一个普通的山里人,在旁人口中,我是一个“傻子”。因为他们认为,我对自己和家人十分苛刻,而对毫无关系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几乎倾囊相助。其实没有什么好解释的,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

这一股子“傻劲儿”源于高中时期。当时母亲因病逝世,在乡亲的帮助下,我才渡过难关。从那时起,总有个执念萦绕在自己心间:“生命珍贵,也很脆弱,活着一天,就该助人一天。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了。”

福建省周宁县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很多年轻夫妻外出务工,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每次看到孩子孤独的眼神和老人寂寥的身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1992年,我与身为环卫工人的妻子叶美梅达成了共识,在家里办起了“学生公寓”,为进城读书的困难孩子提供免费的食宿。这些孩子中,有的是孤儿,有的是贫困户子女,有的是单亲子女,家里最多的时候住着11个孩子,少则五六个,有的孩子一住就是十年之久。一晃2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日子热闹快乐。

与空巢老人的故事缘起于2004年。那年春节,我到敬老院检修线路,认识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叶支那。叶老年过八旬,身体半瘫痪,大小便失禁,患有严重的哮喘病,由于长期卧床导致全身皮肤溃烂,好几次产生轻生念头。老人如死灰般的眼神深深刺痛我的心,从那以后,我尽量抽空去给他擦洗身体,陪他聊聊天、吃吃饭,看着他的身体一天天好转,也能和其他老人说说笑笑了,才算松了口气。

回想那时,每当我到敬老院,大家都会笑着呼唤叶老“你的‘好儿子’来了”,叶老也是满脸堆着笑容的应声“也是你们的‘好儿子’”。院长告诉我,10多年来,我为老人们做的一切,老人们都看在眼里,也早把我这个“好儿子”记在心中了。其实,谁都有老的那天,我也只是带去点关心和陪伴。

我和妻子的工资都不高,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也较重,有时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经常有亲戚、朋友劝阻,起初自己也不确定能不能坚持下去。但是看着先后一起生活过的80多个孩子,如今有的婚姻幸福,有的学业顺利,有的事业有成,我的内心充满着自豪与欣慰。一向内敛的妻子,在节日里收到曾经帮助过的困难学生致电问候时,嘴边也不自觉地扬起幸福的笑容。还有和蔼的老人们拉着自己,话家常、聊人生,我便会觉得,一切都值得,我愿做一个幸福的“傻子”。

2008年和2010年,我瞒着家人请了年假,偷偷前往汶川和舟曲灾区参与救援,跟很多志愿者一起夜以继日奔走于搜寻遇难者遗体、搬运桥梁铁架、清理道路淤泥等救灾行动中。在一次参与搜救失联直升机的过程中,由于前方通讯中断,同行的公安干警提醒大家要给家人发短信。当时我怕体弱的妻子承受不住,于是选择了给最要好的朋友发了一条短信:“如果活着走出来,会报平安;如果没有,请找个合适的机会告诉我的家人。”事后得知真相的妻子,眼里盈满泪水,我懂,她是怪我没有让她一起承担。

个人的力量总是微弱的,如果能汇聚更多人的力量,能做的事就多了。我联合身边的爱心人士自发成立了“周宁共产党员服务队”,共同致力于助残、助困、助学和抗灾抢险等爱心事业。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60余次,先后帮扶孤寡老人31人、残疾人34人、困难学生34人,结对敬老院1所,捐款7万余元。

烛火亮一片,火光照四方,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汇聚力量,温暖前行。

(叶德奕 口述 郑定国 许金容 整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