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国芯片公司:曾差点被美国1千万蓄意收购,现市值最高600亿

在21世纪初期,中国互联网迎来发展元年,引发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潮。朱一明是其中一个,但却是最不被看好的一个,因为他要做储存器。在2004年前后,储存器已经被美国和日本的各大企业所垄断,并且做储存器,意味着要做相关芯片设计,而半导体存储芯片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痛点。

出乎意料的是朱一明非常坚定。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分校,深造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在美国硅谷单片系统技术公司(MST)从事储存器芯片开发工作多年,他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多种基于逻辑工艺的储存器设计工作。他相信未来芯片行业一定会向亚洲转移。

幸运的是朱一明毕业于清华大学。早在2001年时,清华大学从事高新科技创业的校友在硅谷创立一个组织TEG(就是后来的TEEC),专门为清华大学潜在的企业家提供扶持。由于朱一明同样是清华校友,他找到了他的学长,李军,TEEC发起人之一,经过多次面谈,朱一明用储存设计方案打动了李军,得到了第一笔创业资金,10万美元。

拿着这10万美元,朱一明和他唯一的团队成员舒清明,两个人在硅谷短短两个月开发出了一个静态储存器,不同于传统产品需要6个晶体管的是,这个只需要2个晶体管就可以实现,缩小了三成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3倍效率。李军得知后又给朱一明介绍了当时清华科技园创业投资副总经理,同时清华大学的薛军。

朱一明再次用产品打动了薛军,薛军为他筹来了94万美元,得益于清华科技园孵化器,2005年,中国首家专注于做储存器设计和芯片开发的公司就这样,在中国诞生了。

这家公司就是兆易创新的前身。存储器主要分为三大板块,DRAM、NAND和NOR Flash,难度依次降低。为了不与三星、sk海力士和美国美光等正面冲突,朱一明选了门槛较低的NOR Flash,非易失闪存技术。

由于当时中国储存市场处于一片空白,兆易创新很快发展起来。但是刚起步的兆易创新却碰上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兆易创新的资金链摇摇欲断。正在这时,美国ISSI储存公司欲出资1000万美元收购兆易创新。然而朱一明却意识到,国内储存器芯片的短板,势要挑战三星。后来,在又通过校友的资金支持,挺了过去。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兆易创新拟以65亿元反向收购美国ISSI,但是由于最终遭到ISSI供应商南亚科技的威胁而没有成功。

如今,兆易创新已经成长为国内NOR FLash的龙头企业,全球市场份额为占8%左右,累计出货量百万,市值达203.95亿。2017年营收20.30亿元,开发了256Mb NOR Flash已经实现了量产,并在2018年打入三星旗舰智能手机供应链,三星Galaxy S9正是采用的该公司的32Mb NOR FLASH。

对于兆易创新来说,NOR FLASH只是起点,如今已经是NOR FLASH+DRAM+NAND模式,尽管目前国内还没有DRAM产业技术的积累,而三星已经能量产18 nmDRAM,但是,如今合肥长鑫、紫光集团和长江存储一起发力,未来中国实现DRAM量产指日可待,而兆易创新也将会有新的突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