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扑面而来万亿市场如何撬动

商家把中老年相关产品摆在显眼处促销

重阳节前夕,中老年人在商场选购服装。 本版图片由记者 韦玥 摄

重阳节到来,这一传统佳节是子女们表达孝心的日子,也是商家促销的好时机。随着老年人消费需求升级,“银发经济”悄然来临,引得不少企业前来“掘金”。“银发经济”的前景几何?记者对此展开了走访调查。

现象

消费观大变化 从“舍不得”到“剁手党”

针对老年人的“银发经济”升温,记者走访发现,老年人也从过去的“舍不得”,转变为花钱买健康,还爱上了网购。

“现在天气冷了,要买一些中草药泡脚,还要去做点固元膏吃。”家住南岸区学府苑小区的李婆婆是一名退休教师,她笑称自己是“健康养生专家”。从退休到现在,她专注于各类养生节目,用一个笔记本记录养生食谱,每月至少要花几百元在养生上。

而62岁的刘大爷喜欢出去旅游。他告诉记者,孩子大了不需要操心,现在要享受生活。“我们在贵州买了避暑房,每年至少出国一次,下个月我们又要去东南亚了。”

新桥街道的韩阿姨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剁手党”。“双11快到了,我得赶紧把东西加到购物车里。”和大多数老人一样,她以前也舍不得花钱,但自从迷上了网购,她开始从网上大量购物。这几天韩阿姨正和姐妹们各种拼单、比价,忙得不亦乐乎。

商家忙促销 5折优惠吸引中老年人

10月16日,重阳节前一天,记者在各大商圈看到,不少中老年人结伴出行,有的想趁着节日的促销活动添置新衣,有的则为秋冬来临购买保健品,部分子女也带着老人在各大商场挑选礼物。

在观音桥重百三楼的中老年服饰品牌,大多打出了“惊爆价”“促销”等标语,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据该楼文君中老年服饰销售人员介绍,这两天商场的中老年产品或多或少都在促销,比如丝巾、中老年衣服等,且力度较大,很多品牌都挂出了5折优惠力度。

记者在现场看到,“银发族”们大多结伴购物,往往看上一件衣服,就每人买一件,单品购买力极强。砂玛妮中老年女装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中老年女装在重庆市场一直卖得好,一般每个月单柜台都有几十万的营业额,现在碰上重阳节打折,大家又结伴购物,很可能一天就要卖几万元出去。

而在6楼的按摩椅专区,也挂上了重阳节打折的招牌。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重阳节把按摩椅、洗脚盆等中老年人需要的产品放在显眼位置,又打折,希望促进销量提升。

随后,记者来到了药房,针对中老年人最爱买的保健品,大部分药房也打出“满送”或“打折”等广告语。一心堂药房工作人员表示,重阳节的时候,为了满足后辈向长辈送礼的需求,药房把受中老年人喜爱的产品全部放在门口,供后辈选择。

爱买保健品爱旅游 网购能力不比年轻人差

据中国保健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同时,记者在《中国中老年人旅游消费行为研究报告》中发现,老年人越来越爱旅游,尤其偏爱中长线游(出游天数超过三天),平均游玩时长为4天,出游平均频次为2次/年,且这出游频率还在逐渐增加。目前,老年人出游的平均花费在3000元左右。到2025年,这一金额有望提升至5000元以上,中老年旅游者可谓“有闲有钱”。

此外,“网购”也成为了“银发族”的最爱,根据阿里去年发布的《爸妈的移动互联网生活报告》数据显示,全国有3000万50岁以上中老年“剁手党”,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网购人均消费近5000元,网购能力不比年轻人差。

行业

万亿市场待掘金 重庆创业者怎么做的?

据国家社科基金《养老消费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测算,2015年中国老年市场规模达1.87万亿元,其中养老产业规模达4900亿元;到2050年中国老年市场规模将达48.52万亿元,养老产业规模将达21.95万亿元。据估计,到2050年,面向该群体的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可能会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3%。

老年人的衣食住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如何抢占“银发族”市场,也成了不少人关心的问题。在这股迅猛发展的产业风口前,重庆的几位创业者也在行动,希望从万亿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1.轻资产+重资产 创新养老产业链

马驰早已站在了这股风口上。4年前,他瞄准养老产业发展契机,在成功创办实体养老机构的背景下成立重庆首个养老机构管理公司——重庆汇橙养老机构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从养老院选址、策划、运营管理以及养老项目投融资、营销推广等服务,带领公司创新了养老产业模式,打造出一条完整的养老产业链,并于2017年9月成功举办了重庆老龄产业博览会。

“我们前期可以为投资者把控行业风险,同时为现存的养老院做服务提升,或者托管运营。”马驰认定只有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将养老服务标准化、品牌化,才是养老服务的出路。自搭建起养老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后,他把主业聚焦于解决其他养老院运营面临的困难,向涉老企业提供养老项目咨询、投资、策划、规划设计、营销推广、科技助老等服务,协助进行管理咨询、培训等。

同时,他们在歌乐山上天池湖畔运营了一个养老中心。“我们将九九康寿养老中心打造为标准化和品牌化运营的成功案例,扩大客户满意度和行业影响力,也进行细分领域的探索。”马驰说:“另外,我们还在不断完善适老空间改造市场化的路径,会经营养老院不是目的,更要具备能把任何一张床改造升级为养老床的能力,无论在机构、社区,还是家,要实现养老服务的第一步就是适老化的空间改造。”

2.盯准服装细分 创中老年女装品牌

“一直以来,偌大的服装市场,中老年品牌寥寥可数,但中老年人却有时尚的需求。”中老年女装砂玛妮创始人陈明美从事服装行业多年,她在发现了中老年女装市场的空白后,创立中老年服装品牌砂玛妮,走进新世纪、重百等商场,一年销售额达到近2000万元。

“针对中老年女性,我们从整个流程上都做了改进。”陈明美详细向记者介绍,在生产中,中老年服装“定型”更耗时,普通女装可以按照S码到M码在腰围、肩宽等各放长几厘米就行,可中老年人无法统一“放码”。有时候还要请专门的中老年模特来试衣,一个款式至少要做15件才定型,需要5个人工作3天。

颜色上,中老年人喜欢稳重的大气,款式要起到“遮”肉的效果,需要在背部、腹部等专门设计,同时还得不复杂,像花边、吊坠这些装饰不适合中老年。“每个季度我们会看当季潮流颜色,还专门请了一个中老年看样师,负责看版型、试款式。”陈明美补充道。

此外,为了更精准的服务,陈明美和团队面向数十万会员坚持定期回访,召集周年庆、新款试穿等活动。目前公司有员工300余人,每季度生产新款60到110款,会员反复购买率已达95%以上。

3.养老机器人 瞄准养老服务市场

老人起夜怕摔跤,出门怕迷路,怕生病突然晕倒在家中无人知晓……空巢老人的看护问题一直是子女心中无法解决的痛点。为此,重庆四通都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不仅能为老年人带来贴心陪伴,更专注于老年人的健康情况,让子女能远程监护老人健康。

在重庆四通都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体验区,记者见到了这款机器人。只见它不足半人高,头顶一款大屏幕,十分可爱。据介绍,该款机器人包含智能看护、亲情互动、远程医疗、家政服务等功能,还拥有强大的家庭卫士、环境感知、自主学习等黑科技,能实现自主行走、避障、充电。同时,它内置顶级的语音识别模块,能够在5米范围内轻松识别人类语言,进行语音交互。

“这款机器人还能自动监测烟雾、煤气等异常情况,及时发现火灾苗头,让没能时刻陪伴在父母身边的子女真正安心。”重庆四通都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产品经理杨林表示。

记者了解到,研发这款机器人的重庆四通都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高科技民营企业。该公司于去年对智能机器人进行探索和研发,制定陪伴型专业机器人和居家养老云服务机器人,借助“机器人+云平台+大数据+服务”的模式,针对养老机构,联动社区机构,为社区养老搭建桥梁,进行服务。“产品一推出就和几个区县达成了合作,未来将在主城更多的社区进行推广。”杨林说。

专家声音

智慧养老 初创公司有机会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当前,全国不少地方开始探索智慧养老模式,但整体而言,智慧养老作为新兴业态,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培育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重庆空港创业孵化基地管委会主任王宏义认为,现阶段智慧养老对于初创公司而言,有机会。

他建议,智慧养老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模块化的产品,一是集成性的产品。模块化的产品,比如老人的可穿戴设备,类似手环、防跌倒的装置以及检测装置等,市场潜力很大,投入小,初创公司可尝试。集成式的产品就是将穿戴设备的信息以及各家机构、部门的数据整合到一起,其中涉及到机构多,较复杂,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重庆天使会秘书长、曲率创工场创始合伙人王海微认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目前竞争还不是很激烈,但智慧养老项目中要注意线上线下的互通。“例如‘人——机’的交互平台,老人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子信息平台直接呼叫操作,但这其中一定要将线下和线上的服务结合起来,要让老人们会用,愿意用才行。因此,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需要线下护老助老资源配套体系跟上。”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韦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