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碧水溪鱼,他瞄准了高风险污染物

编者按: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在第十六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暨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揭晓之际,我们将集中报道一批获奖者,展示他们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弘扬青年科学家精神,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面向新时代,做出新贡献。

科技英才·11

只为碧水溪鱼,他瞄准了高风险污染物

▲科研中的张徐祥教授。

污水在反应器中翻动,空气中夹杂着些许腐味,各种测试仪不断传出滴滴声响……与一般科研人员不同,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获得者,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徐祥工作的地方有些特别。

让环境变得美好,就得天天与“不美好”的污水打交道。投身环保事业,张徐祥乐此不疲,与水环境中高风险污染物(HRPs)较上了劲,并致力在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

◆ ◆ ◆ ◆ ◆

17年磨一剑 实现水污染精准治理

高风险污染物,听起来似乎不难理解,但其中的门道却不少。这项研究,从张徐祥的导师就开始进行,至今已有17个年头。

从事高风险污染物识别研究,就是将水中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关键物质识别出来,并分析其危害程度,从而实现水污染精准治理,提高水污染治理的成效。

环境治理就像治病,张徐祥喜欢这样的类比。“环境治理要像治病,先要进行全面检查,继而才能做出诊断,对症下药。”他说。但是,“医生”要诊断,没有诊疗技术可不行。传统的“诊断”指标都是一些化学指标,存在片面性,并不能准确反应水质安全与健康状态。只有甄别出污水的关键危害与风险,并识别出关键的高风险污染物,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然而,水环境中高风险污染物种类多,浓度低,它们的健康危害与风险并非那么好识别,研究工作不仅涉及多种学科交叉和大量数据分析,相应的研究手段也一片空白。团队依靠自身的积累和不断探索,融合应用生物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先进手段,建立了高风险污染物健康危害的高通量、精准解析新方法。

▲实验室的工作在他看来幸福又充实。

标准体系不能缺 科研人员就像外交家

“地球上有很多种微生物,它们来到了这个世界,又悄无声息地走了,地球上仅有 1% 的微生物被利用,还有 99% 处于未开发状态,应该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张徐祥告诉记者,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创新是其团队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团队利用微生物组学技术,充分挖掘地球上的微生物资源,通过微生物“吃掉”高风险污染物来处理污水,成本低,且可有效消减健康风险。

张徐祥认为,目前,新技术转化应用难度非常大,技术创新对环保产业升级发展支撑度不够,导致了我国环保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弱,难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国内应用广泛的一些高精尖的污水处理装备,一直依赖进口,而且价格不菲。”他感慨道,我们国家不是没有技术,技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但产业与科研缺乏桥梁和纽带。

张徐祥认为,制约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正是缺乏标准规范体系,水质指标体系不规范导致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盲目建设,水处理技术标准缺乏导致产业技术落后,行业内部恶性竞争。“毕竟,没有标准,谁也不知道一项工程怎样才算合格。”以标准体系来引领技术发展,以标准体系来引领行业进步,是他们和团队的目标。

谁制定了标准,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并不乐观的是,当前不少环境技术标准都由国外制定。“国际标准的制定,实际上也是国家之间的博弈。”他笑言,自己有时候也像个外交家,在国际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发出中国的声音,尽最大努力推行自己的标准,阻止有损国内企业的标准通过,“每当站在国际舞台上投票时,我们代表的不是研究团队,不是南京大学,而是整个国内环保人”。

▲兴趣是张徐祥教授科研的动力。

漫长寂寞科研路 用兴趣抵御一切艰辛

科研,漫长又寂寞,从心底里,张徐祥却未有过另谋他路的想法。他笑言:“精力是有限的,我做了科研这件事,就没有精力去做其他。”况且,在张徐祥眼中,从没在科研这件事上感到劳累,反而时常感到很快乐。

除了出差,他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6个小时以上,雷打不动的早上8点前到办公室,晚上12点后离开。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张徐祥却显得很轻松:“能从事喜欢的事,即使身体上劳累,心理上也会愉快。”

做科研,要能静得下心,坐得了“冷板凳”。“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定力、坐得住,踏踏实实,不随波逐流,不弄虚作假。”这是一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心语感言,朴实言语中,闪耀着求实、献身的科学精神。

▲张徐祥教授接受专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