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舞蹈不用学,会扭屁股就行了!

近几年,在褒贬不一的争论中,中国大妈“力排众议”,将中国的广场舞文化带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外国人认识中国大妈的新方式。这种众乐乐的群体性舞蹈在外国人看来是一场中国式的狂欢,是值得提倡的一种老年生活方式。

而在改革春风吹满地的八十年代,则恰恰相反,我们的舞蹈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如今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大多都是当年受到西方舞蹈文化熏陶的那群人。

从过去到现在,他们一直用舞蹈诉说着对生活的态度。

交谊舞

年轻人交友、谈情说爱的平台

1979年,改革开放第一年的除夕夜,消失多年的交谊舞第一次出现在人民大会堂的联欢会上,人们嗅到了舞禁初开的味道。长久的封闭,令年轻人对交谊舞此种新事物感到新鲜好奇。

一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首先复活了交谊舞晚会,其工会和团组织不仅组织舞会还负责教跳舞,他们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青年男女创造婚恋平台。他们将会议室或食堂粉刷一新,铺上水磨石地面,大堂中央吊只魔鬼灯,挂上花花绿绿的彩带绳,装上立体声音响,四周装上射灯,俨然像个舞池模样,暮色降临时鼓乐齐鸣,人潮涌动,歌舞升平。

那时,在众目睦睦之下男女搂抱住跳舞,似乎还有些羞涩感,跳舞时大多是男归男、女归女,相伴进舞厅,很少有人带异性舞伴。但这并不妨碍青年男女们的情感交流,在这五光十色的舞厅中,身体的扭动、情感的释放使得两颗陌生的心慢慢靠近,互生情愫也是常有的事。

迪斯科

不用学,只要屁股扭的活

如果说,八十年代初期交谊舞在全国盛行是压抑已久的国人之一种狂热性的爆发的话,那么,同时开始流行的迪斯科则使得国人由狂热甚至达到几近“疯狂”的程度,迪斯科为向来尊崇含蓄、文雅、礼仪、庄重的国人带来了一种耳目一新的选择。

大会堂里舞禁初开,大会堂外一些时髦的年轻人已经嗅到了肢体解放的味道,迪斯科悄然流行。这个名字还是后来的舶来品,在当时人们都把这种形如筛糠的运动叫做摇摆舞。

公园里开始有大胆的年轻人试着摇摆,穿着喇叭裤,带着蛤蟆镜,脚蹬懒汉鞋,他们的舞蹈引起了游客的围观,板砖录音机里放的音乐是“阿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围观的人群明显要比下场尝试的人多。围观者包括身穿卡其布制服满眼艳羡的工人,他们看得很过瘾,又挺犯怯。

对于当时的中国青年来说,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这种节奏强烈的音乐,更来自于可以随意发挥的舞蹈形式。它不需要学,没有特定的舞步,只要跟着节奏尽情摇摆就可以,这种不受限制的舞蹈形式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青年创造了一个呐喊的空间,被压抑了许久的欲望在迪斯科的撩拨下逐渐苏醒。

霹雳舞

酷和帅,自信和洒脱与时代共舞

八十年代的中国像一个海绵,人们用之前群众运动的热情吸食一个个从海外飘来的新鲜事物。

1987年,美国电影《霹雳舞》的播出使它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震撼中国青少年的歌舞片,片中的“旋风”“马达”俘虏了无数国人的心,他们炫酷又“有范儿”的动作形式让青少年为之着迷。因为这部《霹雳舞》电影,中国掀起了一股来势凶猛的霹雳舞热潮。街头巷尾到处都见身穿萝卜裤蝙蝠袖、头扎彩带、戴露指手袜、高帮帆布运动鞋的时髦青年在起舞。

那时跳霹雳舞的人,热情比现在跳广场舞的还高。看电影学不会的就自己买教材,勤学苦练,但往往只学到个皮毛,像一条毛毛虫腹部着地呈弓形蠕动着前进,当时被称为“虫拱”。

霹雳舞不同于迪斯科的“毫无章法”,它需要一定的舞蹈技巧,因此那些少数能学成的高手就备受推崇,这也是当时的中国青少年追求个性,特立独行的一种方式。

如今,只有交谊舞还在延续,而迪斯科和霹雳舞却很少有人再跳了,这些舞蹈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革不再带给人们最初的新鲜感,他们随着文化的多元化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生活中,只存在于一代人的记忆中了。

中国大妈们寄情于广场舞大概也是想追寻他们逝去的青春与激情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